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示例一: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忧虑。 示例二: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让国人惊呼“不会写 字” (只写到“节目走红”不给分)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概括主题事件“汉字听写大赛节目”,特征“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忧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四句话组成一副对联,然后按要求用楷书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碧桃满观    绿柳沿堤    尽是刘郎去后栽    皆因苏子来时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木   屐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

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

1.给加点的词注音。

(1)木________(2)_______(3)________(4)晨________

2.文中三处用了“惆怅”一词,这样反复写有什么作用?

①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③我……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3.怎么理解“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这句话?

4.“父亲” 的形象非常感人。请概括“父亲”身上所具有的特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2)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阅读元代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前三句分别写了三个故事: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三是班超从戎。

2.词人选取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而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______________

3.“读书人一声长叹”含义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赏析。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选出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

B. 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

C.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D. 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 

A. 相如每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B. 大王必欲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C.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叱之,辱其群臣。

D.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对选文加点句中蔺相如的行为,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 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C. 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 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