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承蒙”为敬辞,用于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B项“高足”,本意良马、 骏马,犹言高才,后常用为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词;D项“恭候”,意为恭敬地等待,敬辞,用于自己等待别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始终坚持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并将之贯穿到城市管理、建设、规划的全过程,我们的城市就能真正让生活更加美好。

B. 近年来大学校庆活动日益升温,出现了场面喜庆却缺乏理性思考、缺乏内涵、缺乏有序组织,这无疑背离了活动初衷。

C. 习主席首次访问中东欧国家,吸引了捷克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注意,它将成为中国增进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里程碑。

D. 美国等西方国家强推“颜色革命”“民主改造”,最终结果却是四处制造麻烦,引发动荡,使恐怖主义有了可乘之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面对当前微信圈信息传播混乱和失实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说一些信息发布者推波助澜见风是雨的炒作力可谓登峰造极

②受地震影响的北川市一度人去楼空,重建后人们陆续返回家园,现在这座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了昔日的生活景象。

③运钞车里戒备森严,几名守押员在车内各就各位,借助4个先进的窥测孔可以探视车外的任何风吹草动

④当某些恶意行为严重伤害到司机的身心健康时,不能一味要求司机忍气吞声,而要鼓励其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⑤他总是改不了添油加醋的习惯,本来几句话就可以写清楚的问题,却洋洋万言,被大家称之为“大锅话”生产工。

⑥如果一部电影卖座,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相关产品也会获得极大的商业利润。

A. ②④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认为,世上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出现在遥远险要的地方,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

(3)《诗经》里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国学名句默写

(1)穷则独善其身,_____________

(2)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_

(3)乐民之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以规矩,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

B. 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 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家。

D.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

E. 全诗语言婉约绚丽,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2.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①,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②,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 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 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18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 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 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