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3分)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简析2分,心情1分)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反向落笔,即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或答“虚实结合”:“想得”从对方着笔,转入虚写,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人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联系诗题和诗人的身世进行分析。诗题已指出此诗是在冬至之夜诗人因思家而作,这就为分析诗人的心情打下了基础。再看“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显得形影相吊,十分孤寂。由此可知作者心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下列小题。

婆罗门令

柳永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敧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1.词开篇“和衣睡”的描写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处境?

2.“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词在叙事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6分)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时入山林

B. 蟹六跪二螯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C.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者                  锄櫌棘矝,非铦钩戟长铩也

D. 鸡豚狗彘畜,无失其时                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 填然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 然而不者,未之有也

C. 五十者可以帛矣    D.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