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要求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有人说,“没有借口”太绝对,不公平;有人说,“没有借口”就是要求我们直面问题,反思自我,承担责任。

作为中学生的你,听到过一些借口吗?曾为自己找过借口吗?你对它有何感受和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文面整洁。

 

没有任何借口——西点军校理念精髓 “没有任何借口 ”是美国西点军校 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 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 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 ,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他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 能力,一种服从 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 敬业的精神。其核心是敬业 、责任 、服从 、诚实 。 西点军校是美国 陆军军官学校的别称,因其坐落在美国纽约 州东南部奥兰治县山区哈德逊河畔的西点镇而得名。200多年来,西点军校为美国培养了三位总统 ,五位五星级上将 ,3700名将军 及无数的精英 人才。美国前总统罗瑟福 在几十年前就指出:“在这整整一个世纪中,我们国家其他的任何学校都没有像西点这样,在我们民族最伟大公民的光荣史册上写下了如此众多的名字。” 不但如此,更让人惊讶的是,大批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在企业界同样获得了非凡的成就。可口可乐、通用公司、杜邦化工的总裁都出身于西点。美国商业年鉴的资料显示,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500强里面,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有5000多名。可以说,任何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管理人才。 西点军校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其中全部的秘密就在于“没有任何借口”,就在于“没有任何借口”所体现出的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在美国西点军校里有一个广为传颂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这一理念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建设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准则。秉承这一理念,众多著名企业建立起了自己杰出的团队。 “没有任何借口”是无数商界精英秉承的理念和价值观,被众多著名企业奉为圭臬。它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人:他们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借口。 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籍。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点也不比其它任何恶习少。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推卸眼前的责任,认为等到以后准备好了、条件成熟了再去承担才好。在需要你去承担重大责任的时候,马上就去承担,这就是最好的准备。如果不习惯这样去做,既是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你也不可能承担起重大的责任,你也不可能做好任何重要的事情。 许多借口总是把“不”、“不是”、“没有”与“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潜台词就是“这事与我无关”,不愿承担责任,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卸给别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可能获得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也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和尊重。如果人人都寻找借口,无形中会提高沟通成本,削弱团队协调作战的能力。 找借口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容易让人养成拖延的坏习惯。缺乏一种创新精神和自动自发工作的能力,因此,期许他们在工作中做出创造性的成绩是徒劳的。借口会让他们躺在以前的经验、规则和思维惯性上舒服地睡大觉。 借口只能让人逃避一时,却不能让人如意一世。没有谁天生就能力非凡,正确的态度是正视现实,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借口给人带来的严重危害是让人消极颓废,如果养成了寻找借口的习惯,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而是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这种消极心态剥夺了个人成功的机会,最终使人一事无成。 优秀的员工从不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项工作尽力做好,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寻找各种借口推诿;他们总是出色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替上级解决问题;她们总是尽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对同事提出的帮助要求,从不找任何借口推托和延迟。 超越平庸,选择完美。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工作中如此,做人也如此。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虎拖延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抓住材料中的“有人说,‘没有借口’太绝对,不公平;有人说,‘没有借口’就是要求我们直面 问题,反思自我,承担责任”这一关键句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自己的理由。可以从这年肯定也可以从侧面分析弊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简洁而精警的语言概括或评价以下课文的主旨或内容。如:《老人与海》无所畏惧的坚定信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琵琶行》一次浔阳江边的偶然相遇,一段沦落天涯的情感共鸣。

要求:运用对偶句,语言精炼, 30个字以内。(任选一题)

(1)《祝福》   

(2)《蜀道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下列小题。

到乡村去找生活和灵魂

熊培云

①这些年,南北西东,颠沛流离,因为学习、工作或旅游的缘故,我到过一些地方。然而能让我有望乡之痛的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我在中国的乡村老家,另一个则是法国巴黎。除了在两地度过的难忘时光,想来还有另一个原因,即它们都流淌着一种从容、悠闲的乡村主义。而这种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或多或少,它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

②城市,对许多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过关游戏场。游戏者不舍得放弃已经得到的,还要为新的奖励不断过关,任凭工作劳心劳力,永无闲暇,谁还有心事像梭罗那样去做一个林间流浪汉?梭罗把清晨的散步当做是对一天的祝福,然而失去森林的我们,散步却总是在失眠的夜晚,在自己的床上,从左侧到右侧,再从右侧到左侧,辗转反侧。及至白天,也很少享受散步的乐趣。像袁伟时先生那样,在中大校园里日行数公里者,实乃凤毛麟角。更多的情形是,人们似乎只能通过消费机器来安排自己的人生,他们抱怨平时锻炼得太少,然后打车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③总而言之,在顾此失彼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单向度推进下,中国人是活得越来越不耐烦了。几代人建设一幢房屋的耐心没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诗意没有了,责任心也没有了。谁需要大树,谁就花钱到别处去挖;谁需要乘凉,谁就买个电扇回家。在巴黎,我看到法国人会花几年的时间为巴黎圣母院修葺外墙,若在中国,以中国人的“拆哪”本性,恨不得把它拆了重盖一个新的。

④农村本是最有条件慢条斯理地建设的。相较城里的快节奏,我所体会到的乡村生活原是另一番景象:当你行走于田野,这里上接天,下接地,中间是与你共生的万物。你不会因为老牛走得缓慢而沾沾自喜,也不会非得撵上一只奔跑的野狗以证明自己的速度与价值。走自己的路,让万物生长吧。当你把种子埋进地里,除了浇水施肥,你只需安心等待,而不必心急如焚地蹲在地里等待“第一桶金”。只要时间到了,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⑤然而,当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与城市化,使乡村一点点沦陷。法国大革命的问题出在“你不要自由,我强迫你自由”,现在农村有一半问题则出在“你不要城市化,我强迫你城市化”。种种逼迫的背后,显然是人们控制了社会生长的速度,而不是由社会本身决定自己的生长。

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生在欧洲的另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据说,当年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讷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谁知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他们宁可留下来当酒农也不愿意再去南征北战、拓展帝国的疆土了。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还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讷。甚至,在临终前,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讷征服罗马帝国。”

⑦应该看到,在这里征服罗马帝国的,不是博讷,而是生活。准确说是平民的生活愿望征服了帝王的政治野心。在那样的年代,不跟随国王打仗算是“政治不正确”了。然而,这才是历史最真实的面貌——所有帝国终究灰飞烟灭,只有生活亘古长新。

⑧必须保卫乡村,正如必须保卫社会。我在这里强调的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与乡镇精神。它们与所谓的主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甘心卷入狂飙突进的时代游戏。就像写在电影《云上的日子》里的古老寓言:如果你走得太快,灵魂就跟不上了,你就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选自《读者》)

1.第①段中,作者写到:“而这种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或多或少,它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联系全文,指出这里的“乡村主义”和“城市病”分别指什么?

2.文章第⑥段叙写了发生在欧洲的一个故事,写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末尾引用了古代寓言:“如果你走得太快,灵魂就跟不上了,你就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作者在本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生活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下列小题。

婆罗门令

柳永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中夜后、何事还惊起?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

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敧枕难继。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1.词开篇“和衣睡”的描写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处境?

2.“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词在叙事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分,共6分)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