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 (宋)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至元丰八年,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君贶,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②丕构:大厦。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描述。

2.诗歌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一幅辽阔恬静的田园山水画。(2分)远处嵩山重峦叠嶂,覆盖着皑皑积雪,茫茫的伊水水天相连,浑然一色;近处辽阔平整的土地连接着楼台,低垂的柳枝轻拂水着清泉。(3分;答出一联给2分,答出两联给3分;意思对即可) 2.比喻(双关)。诗人用大厦需要柱石支撑比喻国家需要栋梁之才来辅佐大业,用人要等待大船帮助才能渡过江河比喻人才需要得到君王的提拔重用才能施展理想抱负。(4分;答出“修辞手法”给2分,“简要分析”2分;如没有答出“修辞手法”,但“简要分析”中可以明确看出“修辞手法”的,也可给4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未能重用治国贤才的忧虑(或:委婉地表达了对重获君王重用的渴望)。(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 香砌(qì):指花坛。②欹(qī):倾斜。③都来:算来。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词人先从落叶写起。落叶声音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这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兴奋。

B. 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C. 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

D. “酒未到,先成泪”,比词人在《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句意又更进一层,表现出词人推陈出新的卓越创造才能。

E. “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写愁情比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生动性、形象性方面略胜一筹。

2.下阕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日:“……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日:“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日:“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镇东将军、青州剌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B. 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C. 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D. 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褐: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

B. 持节:节指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

C. 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D. 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为非正常死亡。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

B. 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风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

C. 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

D. 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

4.把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2)寻除右将军、凉州剌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分析家早就指出,“如今日本国内的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在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这___①___不是耸人听闻的谣传,____②_____不是今天才有的迹象。美国一位学者___③____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没有必要争论日本是否在做战争准备,___④___指出一点___⑤___够了:日本____⑥___不做战争准备,那它___⑦____是疯子。”

 

A.

不但

而且

如果

只要

B.

因为

所以

只要

如果

C.

只要

如果

D.

虽然

但是

如果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

B.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C. 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 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

B. 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C. 《红楼梦》博大精深,匠心独具,后代的研究者往往管窥蠡测,难以道其万一。

D.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