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竹笋:任重道远,要保持年轻的心。 卷心菜:直道不...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竹笋:任重道远,要保持年轻的心。

卷心菜:直道不行拐个弯,做什么得有层次。

茄子:你绿得发青也好,红得发紫也罢,记得自己只是茄子就好。

                                        ——蔬菜的处世哲学

这段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感想?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得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立意白定;④不少于800字。

 

大自然,我的老师 我们的老师有很多,不仅仅只是在学校中教会我们知识的老师,其实,只要让我们有所获的人或物,都可以算得上是我们的老师。在大自然中,就有无穷无尽的老师,他们都会让我们有所收获。 与同学闹别扭后,俯下身子,看看那些蚂蚁们,共同举起瘦瘦的小手,抬着那“巨大”的收获品,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走去。他们是多么团结啊!我们不正是应该回去对同学说声:“对不起,我们依旧做好朋友。” 遇到挫折气馁了,仰望窗外,雨水正一滴一滴地打在石子身上。雨停之后,来到外面,你会发现,坚硬的石头已被柔弱的雨滴打出坑洼。这时你也许会想到:雨水能把石头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我们不应该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应该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努力拼搏。 夏天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蜜蜂在花丛中采着蜜,而色彩斑斓的蝴蝶,却正在悠闲自在地跳舞玩耍。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一首歌:《劳动最光荣》。这不正是要我们多劳动,不要懒惰嘛。 老鼠洞要塌陷了,一只老鼠拖着一只眼睛双盲的老鼠走出洞口时,此时,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许他们互不相识,但这只老鼠却依然救助了那只盲鼠。是啊!动物都这么高尚,难道我们人类不应该更加高尚吗?! 听了这几个故事后,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在大自然中,也有许多我们的老师。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相信你也能从大自然中找出老师的。 【解析】试题分析:立意提示:(1)可选取其中某一句给我们的启示立意:解读:①竹笋:自破土而出直至冲向云霄,不知要经历多少狂风暴雨,但它始终积极向上,保持一颗年轻的心;②卷心菜:那么多叶片包裹在一起,却井然有序,源于它们知道适时地弯弯腰,礼让对方;③茄子:颜色高贵,让人们称赞不已,由此极易产生忘乎所以的思想。 立意:①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②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需要懂得变通;③行事须有序;④做人不能忘本;⑤正确认识自己。(其他言之成理即可)(2)将三句话综合起来立意:自然是人生的老师。阅卷评分标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名由实美,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①    ,由李冰父子想到都江堰,由韩愈想到潮州的韩江韩山,由白居易想到白堤。再看当代,由焦裕禄想到兰考,由孔繁森想到阿里,由杨善洲想到大亮山,由沈浩想到小岗村。其人已与为之奋斗的事业交融在一起。或许,      ②   ,然而,在建立自我、追求忘我的过程中,他们的名,早已口口相传,    ③    ,镌刻进历史。名由实美,这名终归是由人民群众给予的,也只有人民群众的认可才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

B.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C. 小说的语言古雅深沉,富有韵律。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 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E.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2.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2)《蜀道难》一诗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诗句是:                   

           

(4)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5))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正值青春年华纵情欢乐的句子是:               

              

(6)《琵琶行》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                           ”的佳句描绘了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7)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8)杜甫《登高》“                           ”表达时光流逝而壮志未酬的感叹,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9)画图省识春风面,             

(10)             ,孤舟一系故园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宋)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至元丰八年,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君贶,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②丕构:大厦。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作简要描述。

2.诗歌第三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 香砌(qì):指花坛。②欹(qī):倾斜。③都来:算来。

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词人先从落叶写起。落叶声音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这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兴奋。

B. 词人通过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C. 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

D. “酒未到,先成泪”,比词人在《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句意又更进一层,表现出词人推陈出新的卓越创造才能。

E. “眉尖心上,无计相回避”写愁情比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生动性、形象性方面略胜一筹。

2.下阕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