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成道于贵州的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年),名守仁,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遗憾的是,当今人们只知王阳明生于浙江,却没有充分重视他“成道于贵州”的经历。其实,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

明朝正德年间,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之后.谪贬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聚落千万家的京城,陡然降落到偏僻、荒凉的龙场,举目无亲,表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常常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越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这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

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王阳明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省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王阳明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独立思考,寻求人性解放。他在龙场附近的一个小山洞里“玩易”,在沉思中“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心境由烦躁转为安然,由悲哀转为喜悦,一种生机勃勃的情绪油然而生。

谪居龙场三年,使他最受感动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夷民”,他们与王阳明无亲无故,却能拔刀相助,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了难关。这与京城中“各抢地势,勾心斗角”的情况相比,有如天渊之别。他体味到人间“真情”,深感“良知”的可贵,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

“千古龙冈漫有名”,这是王阳明谪贬龙场期间所写的诗句,用以怀念和赞颂三国时的诸葛亮。如今,这一诗句却成了后人对他的赞誉与缅怀。这龙冈,因王阳明而名扬四海;这龙冈,被人们誉为“王学圣地”。天下的王学,无论是浙中、江右、泰州、南中、楚中、北方、粤闽诸学派,抑或是日本的阳明学、朝鲜的实学以及东南亚、欧美的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冈为始发地。王阳明一生中办过三个书院,最早的便是龙冈书院,在这里传习了第一批王学弟子,在他的《镇远旅邸书札》中提到陈宗鲁、汤伯元等16人。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是在龙冈形成的,开山之作就是《龙场生问答》与《教条示龙场谱生》。王阳明思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书院。贵州的龙冈书院、江西的濂溪书院和浙江的稽山书院,构成了王学传播的主要途径。

王阳明的文章被收入《古文观止》作范文的有三篇,其中有两篇是在贵州所作。一篇是千古不磨的《瘗旅文》,激情所致,一气呵成,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令人读后莫不黯然垂泪。另一篇是《象祠记》,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相关链接

①王阳明11岁时就立下圣人之志,先泛滥于辞章,继出入于释教、道教,再遍读朱熹之书,经过26年的艰难探索,终无所得。直到37岁时在龙场的绝境中,王阳明放下得失荣辱,向死而生,终悟圣人之道。《王阳明年谱》:“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②朱熹认为;‘格物”就是向外物求天理,即通过一物一物去格,得知万事万物之理,最后豁然贯通,成为圣人。而王阳明认为,天理不在外物,而在人心:“格物”即正心,“致知”是良知。王阳明从此与程朱分道扬镳,初步建立起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对龙场悟道的体会,“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龙冈是阳明心学的起点,天下王学皆以此地为渊薮,其教育思想实际上也形成于此,王阳明还在此开办了书院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B. 王阳明11岁立下圣人之志,之后研究诗文、程朱理学等,直至37岁在绝境中才始悟圣人之道,最终在程朱理学的体系外创立新学,自成一家。

C. 王阳明仕途失意,谪居龙冈偏远之地,缺少书卷,却因祸得福,跳出“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限制,更能独立思考。

D. 朱熹认为,要想格物致知,成圣之道,则先要向外物求天理,而王阳明却认为所谓“格物致知”,即“正心”“良知”。这是他比朱熹进步的一面。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对于立德、立功、立言的王阳明,当今人们对他的了解并不充分,尤其是忽略了他“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经历。

B. 被流放到环境恶劣的龙场之初,举目无亲,衣食无着,艰难困苦超乎寻常,王阳明产生了种种消极情绪,对人生非常绝望。

C. 贵州龙场偏僻闭塞,遭贬官流放的王阳明躲在龙场附近一个安静的小山洞里沉思、品玩《易经》,心情好转,生命又恢复了生机。

D. 与王阳明无亲无故的“夷民”为他修房建屋,帮助他渡过难关,这些底层人民以“真情”让王阳明感知到了“良知”的可贵。

E. “千古龙冈漫有名”,王阳明以诗明志,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3.王阳明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1.D 2.AE 3.①逆境既是压力也是机遇。王阳明被贬龙场的境遇是成就其学术思想的契机。②做学问不能只是承袭,还应主动思考,另辟蹊径。王阳明起先着力于辞章、朱熹之书等,终五所得。在龙场期间,他跳出窠臼,独立思考,终悟圣人之道。③将知识与生命体验或生活实践结合,才是真正的学问。王阳明的知识积累与他龙场谪居的经历共同奠定了王学的基石。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D项,这是他比朱熹进步的一面”于文无据。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忽略”错,原文是“没有充分重视”。E项,“把自己比作隐居卧龙岗的诸葛亮,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于文无据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王阳明成道于贵州的人生经历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答题关键词“启示”“ 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在探讨类似问题时,一方面需要探讨文本之中蕴含的传主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一方面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其现实意义,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筛选关键语句概括形成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寂寞中的叩门声

冯骥才

唐先生坐在那张高背的皮椅子上,抽着烟斗。他显得疲惫不堪,软弱无力,身子坐得那么低,好像要陷进椅子里似的。那样子,仿佛一连干了三天三夜的重活,撑不住了,瘫在了这儿。

他的眸子黯淡无神,嘴角下那一对喜悦的旋涡不见了。天才入秋,他就套上两件厚毛衣,当下还像怕冷似的缩着脖子。屋里静得很,家具上蒙了一层薄薄的尘土,显然好几天没有擦抹过,没有客人来。

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还是那个曾请他刻烟斗的艺术处处长定的。那位处长本来挺喜欢他的画,但为了迎合上边某种荒谬的理论,为了自己在权力的台阶上再登一级,亲手搞掉他。一下子,他又失去了一切……喧闹的人声从屋内消失,好似午夜后关了门的小饭铺,静得出奇。而玻璃书柜的第一层上还摆着几只名人和要人请他雕刻的烟斗。这几只烟斗刻得精美极了,却放在那里,没人来取……

这时,他听到有人轻轻叩门。已经许久没听过这声音了。他撂下烟斗,趿拉着鞋去开门。

打开门,不禁惊奇地扬起眉毛。原来一个人抱着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因花枝太长,抱花盆的人努力耸着肩,把花盆抱得高高的,遮住他的脸,但枝梢还是一直拖到地上。

啊,是老花农——老范!不用说,肯定是他来了。他总是在这种时候出现;而在自己春风得意之时,他却悄悄避开了。并且总是不声不响地用一片真心诚意对待自己。唐先生感到一阵浓郁的花香,混着一股淳厚的人情扑在身上,心中有种说不出的乱糟糟的感触。嘴里忙乱地说:

“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这花儿开得多好!好大的一盆,重极了吧!”

来人把花儿放在地上,直起腰。他看了不由得一怔,来人竟不是老范。他不认得。是一个中等个子的青年人,穿件黑布夹祅,装束和气质都像个农民。手挺大,宽下巴,一双吊着的小眼睛,皮肤黑而粗糙;鞋帮上沾着黄土。

“你?”

“俺是您认得的那老范的儿子。”

唐先生听了,忽觉得他脸上某些地方确实挺像老范。忙请他坐,并给他斟了杯热茶。“你爹还好吧!这两天,我还正想去看他呢!”唐先生这话真切不假,毫无客套的意思。

不料这青年说:“俺爹今年夏天叫雨淋着,得了肺炎,过世了。”他的声音低沉。但好像事情已过了多日,没有显得强烈的悲痛与难过。

“什么?他?!”唐先生怔住了。

“俺爹病在炕上时,总对俺念叨说,唐先生最爱瞧凤尾菊。这盆是他特意给您栽的。他嘱咐俺说,开花时,他要是不在了,叫俺无论如何也得把花儿给您送来。”

唐先生听呆了。他想不到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事,一个对于他无足轻重的人,竟是真正尊重他,真心相待于他的人……他心里一阵凄然,不知该说些什么话。他下意识地习惯地从茶几上拿起烟斗,可是划火柴时,手颤抖着,怎么也划不着。那青年一见到烟斗,忽然像想起什么似的说:

“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刻的烟斗吗?您曾经送给过他一只烟斗吧!他临终时对俺说:‘你记着,俺走的时候,身上的衣服穿得像样不像样都不要紧,千万别忘了把唐先生那只烟斗给俺插在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其实他都听见了。

那青年又说了一遍。他的脑袋嗡嗡响,却一个字儿也没听见。

直到现在,唐先生的耳边还常常响着那傻里傻气的“美,美呀!”的苍哑的赞叹声。他后悔,当初老花农向他要烟斗时,他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他……

(节选自《雕花烟斗》,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范,老范,快请进,请进……好,好,就放在地上吧!”在画家得意时,画家老唐并不喜欢老范,但是在他失意以后,名人们都不理他了,就开始喜欢老范了。

B. “直到现在,唐先生的耳边还常常响着那傻里傻气的‘美,美呀!’的苍哑的赞叹声”,写出了画家到最后才明白,真正理解他、懂他的,是这个真正追求艺术的老花农。

C. 小说借“这几只烟斗刻得精美极了,却放在那里,没人来取”这句话,揭示了唐先生失意之后的社会处境,如精美的烟斗一样乏人问津。

D. 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2.小说中的老花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本文写了雕花烟斗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自先秦到明清,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宗族、乡里和乡绅。宗族是由父系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组织,乡里是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组织,乡绅是指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这三者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社会秩序。乡贤是乡绅中的良绅,他们根植、立足于乡土社会,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影响、作用于乡土社会,上利国家,下益乡民。他们有些人通过读书获得功名,走出乡村,在外为官,但是在他们年老退休之后,选择了回乡养老。他们深受儒家礼仪教化的熏陶,一向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即便是退隐在野,也不忘教化乡里,热衷于地方公益事业,如设义田、修水利、办书院、赈灾民等等。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具有沟通地方政府与社会的权利和便利,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亦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同时,他们又经常是宗族长,维持着乡间社会的礼仪和秩序。这样一个阶层,在乡村社会实践着儒家“进亦忧,退亦忧”的理念,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秩序。

从大体上来说,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国家正式的行政机构管理只到县一级。这就为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使得乡贤对于乡村的治理成为可能。乡贤属于士阶层,其与乡村发生紧密联系当在宋代以后。先秦时期的士主要依附于贵族,如张仪、苏秦之辈,纵横捭阖,在诸国之间逞其舌辩之才;吴起、乐毅之属,学得兵法,志在建功立业,他们都很少与乡村基层发生关涉。秦代不重文教,焚书坑儒,压制读书人,士人虽多散落在民间,但甚至连道德教化的作用也谈不上。魏晋重门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读书人也多集中在世家大族。有些可以被当作乡贤的,其影响乡里也只限于道德教化方面。

直到隋唐科举制度的实施,才开始打破门阀对士阶层的垄断。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最典型的要数范仲淹,他晚年捐献积蓄,在家乡苏州购置良田千余亩,设立义庄,在家族范围内进行慈善救助。为此,他还订立了义庄规矩,对米、绢、钱发放的对象、数量、方式、管理、监督等事项均做了具体可操作的规定。后来吕大钧的《吕氏乡约》更是对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行为和婚丧嫁娶等社会性的活动作了规范性的要求。钱穆先生说,宋代有一种“自觉的精神”在“士大夫社会中逐渐萌茁”,这种自觉的精神,就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感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随着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作为乡村基层的里甲制度逐渐流行,国家将缴纳赋税的职能交给民间社会自行办理,由此形成了明清以来的基层社会自治化。而地方政府往往也因人力、财力的困难,而难以有效地组织公共工程、福利机构和教育设施等,乡村的组织及公共产品的提供很大程度上依靠乡贤。清末民国,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乡村的读书人通往上层社会的渠道被阻断,只好走向城市,乡贤大量流失。一向以乡贤为精神领袖的乡民在文化层面也丧失了指引,乡村道德水平急剧下降,其留下的文化真空很快被外来文化尤其是外来宗教文化所填补,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乡村社会急剧凋敝,基层社会动荡不安。

(摘自胡彬彬《古代乡贤与乡村治理》,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宗族、乡里、乡绅作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形成了古代不同时期的社

会秩序。

B. 有官职或功名的地方士绅以其士大夫的文化精神,立足乡土,利用自身的权利和便利,上利国家,下益乡民。

C. 有些在外为官的乡贤,在年老退休返乡之后,施行乡民教化,积极参与地方事务,维护乡村社会的秩序。

D. 乡贤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作为政府和基层民众之间的中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大体上说,传统中国中央向地方派遣的官员到县级为止就不再有命官,这就为乡村的自我管理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B. 乡贤作为士阶层,参与乡村管理的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深,魏晋时期对乡里的影响仅限于道德教化,宋时成为乡村管理的主体。

C. 隋唐时期,寒门子弟通过考试,有机会获得“士”的身份,参与国家政治和地方事务,这些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渐增。

D.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可以说是宋代士大夫“自觉的精神”的反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参与地方事务的乡贤典型,范仲淹对家乡事务的参与仅限于宗族内部;后来吕大钧的《吕氏乡约》则超越了宗族的范畴。

B. 明清以来,由于基层社会自治化程度提高,再加上地方政府人力、财力上的困难,乡贤在乡村治理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 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可以说是传统乡贤流失的原因之一。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乡村读书人为了寻求发展的途径,只好走向城市。

D. 随着乡贤的流失,乡民失去文化引领,乡村治理失效,乡村社会凋敝,基层社会动荡,以致乡村的文化空间被外来文化占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场央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这样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和抄袭。

 

查看答案

下列图表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得出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30个字)

(1)                     (2)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想要准确地对肥胖进行表述,我们不得不提到脂率,即身体脂肪的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但是①  ,这是因为过低的体脂率可能会引发诸多疾病。对身体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这还和脂肪的分布有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苹果型和梨形身材。苹果型身材是腰围大于臀围,即比较高的腰臀比;②   ,即比较低的腰臀比。两种体型对健康的影响不尽相同,③   ,苹果型身材比梨形身材更不健康,会增加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②             ;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