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让人感到真切、亲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B.唐朝写诗的人太多了,唐诗并不都为了求取功名而作。

C.唐诗在当时是社会场合的交流方式,也是流行的东西。

D.大诗人李白的诗在盛唐被歌唱,到晚唐渐渐不再流行了。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为宋词元曲所取代,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长盛不衰,值得欣喜。

B.李谷一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异曲同工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怀念。

C.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色。

D.唐诗和现在的流行歌词都写人的现实和梦想,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美歌女唱的是王之涣的诗,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被广泛传唱。

B.时间和距离产生美,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若干年后应该会被人们推崇。

C.杜甫的诗难以流行因为它可能文本些,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系。

 D.唐朝人没把唐三彩和唐诗看得很珍贵,它们就是流行、时尚的东西。

 

1.D 2.B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类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到晚唐渐渐不再流行了”绝对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段阐明仁者无敌的意义。王天下不在乎土地大小,只要国君施行仁政,百姓就会归顺。

B施行仁政要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不占用农时发展生产,让老百始温饱无优,不陷于水深火热中。

C孟子认为百姓有时间深耕细作,温饱无优,就会心向国君,武器再简陋也能同仇敌打胜战。

D教化百姓也是施行仁政的重要内容,教民以孝梯忠信等做人的道德修养,人民会用这些侍奉父兄尊长。

(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

 这段文字说明有德行的人是如何对待困境的?

 

查看答案

简答题。 (5分)

《三国演义》六十六回中关云长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件尤胜相如在渑池的事情是什么?关云长在这件事中如何显示英雄气?请简要叙述。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 (   )(5分)

A.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哭得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叫晴雯去探望黛玉。晴雯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旧帕,体察出手帕的深意,神魂驰荡,不顾嫌疑避讳等事,研墨蘸笔,在帕上题写了三首诗。(《红楼梦》)

B.当觉新期待朦胧爱情的时候,父亲带给他一个晴天霹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于是父亲让觉新用拈阄的办法定了门婚事,匆匆完婚。从此觉新不得不断了与心上人梅的爱情之路,这件事毁了梅一生的幸福。(《家》)

C.吴荪甫与赵伯韬正在小客厅里谈论朱吟秋的事情时,吴少奶奶走进小客厅,她的气色不太好,可是一心想着公债的吴荪甫没有过问她的身体,就匆匆与赵伯韬出去了。正当吴少奶奶失落时,她的昔日恋人——雷参谋突然来访,向她倾诉了爱意。(《子夜》)

D.葛朗台是爱财如命的守财奴。瘫痪后他总是把轮椅转到面对密室铁门的地方;监督女儿亲手把钱袋秘密地堆好,把门关严;总是把钥匙放在坎肩的口袋里,不时伸手摸摸;一有力气睁开眼睛,便把眼珠转向密室房门:那里面藏着他的金银财宝。(《欧也妮·葛朗台》)

E.小爱斯梅拉达被抱走时带走了一只小鞋子,留下一只在房间里,后来爱斯梅拉达在老鼠洞里看到隐修女珍藏的小鞋,赶紧将自己香囊里的鞋子拿出来比对,发现两只鞋子的形状和颜色完全一样,分别多年的母女才由此相认。(《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视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僇辱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同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其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人也。

予观今世之所好,大率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作古砚说。

【注】僇(lù)辱:羞辱,侮辱。   哓(xiāo)哓:吵嚷。   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见世之熙熙          熙熙:忙碌来往追求名利    

B.出而                 矫:违背 

C于是士之利求进者      射:追逐               

D.大率                 类:似,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当一砚之用,不知为古也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褰裳濡足,被僇辱不知羞      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C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位卑足羞,官盛近谀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项庄拔剑舞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得知家之砚是古砚后,没有及时验证真伪。这古产生时仅是普通工具,没有特殊意义。

 B.文章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C.作者认为好古是淡泊,不与坏风气同流合污,体现了直面时俗的批判和卓尔不群的个性。

 D.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义;可好古后来渐渐变成附庸风雅,谄媚权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2)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