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车会成为穷人的标志吗

在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风行英伦之时,如果说将来富人多是瘦子,穷人多是胖 子,谁都会觉得是异想天开。如今呢,在发达国家,穷人的肥胖症最为严重。走进富人区, 则苗条的人明显多起来。可见,未来往往在我们的想象之外。那么,在现今这个开法拉利炫 富的时代,如果说日后开车的多是穷人,富人反而很少开车出行——这种预言,是否会像贫 富的胖瘦一样兑现呢?

《经济学人》曾提纲挈领地展望了汽车的前程:目前地球上有十亿多辆汽车。仅 2012 一年,就增加了 6000 余万辆新车。预计到 2020 年,世界汽车拥有量可能翻一番。毫无疑 问,汽车,是世界经济的命脉。

不过,未来汽车拥有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 顶,甚至有可能下降。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的汽车旅行里程在 2004 年触顶,自 2007 年经 济危机前开始下降。

根据对人口社会学的初步分析,我们能够推断出这些现象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而非一 时经济波动所造成的短期失常。在发达国家,婴儿潮一代的前锋,即 1945 年出生的人,大 部分都开车的。如今开车的退休老人比任何时代都多。六十几岁的英国人中,79%有驾照。 美国 60—64 岁这个年龄层的人中,90%以上开车。这比任何年龄段的比例都高。这代人是最 痴迷汽车的一代。他们年轻时,汽车象征着自由、财富、美国梦。汽车难以和他们的生命分 开。然而,他们恰恰是正在退场的一代。

新一代的年轻人考驾照的年龄普遍偏晚。驾照拿得晚的人,一般开车比较少。英国一 项研究显示,快三十岁时领到驾照的,比起年轻十岁就开始开车的人来,开车要少 30%。在 德国,年轻的有车家庭在增加,但开车的却少了。大家买了车,但越来越多的时间是放在那 里,偶尔才用。2001—2009 年间,美国 18—34 岁年龄段年收入 7 万美元以上的阶层,公交 使用增长了 100%。当然,网络的流行,也使许多开车出行成为不必要。在英国,六分之一 的零售是在网上进行,美国也达到了二十分之一。有研究表明,美国 18—34 岁这个年龄段以网络代替汽车的比例比任何年龄段都高。年轻人越来越把汽车当成日常工具,而不是什么 “美国梦”的象征,不是非追不可的时髦。

另一个潮流,则是城市化。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中刚富起来的中高产阶层是汽车的主 要消费者。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最依赖汽车,城市则更靠公交、自行车或步行。据估计, 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从 2010 年的 77%上升到 2050 年的 86%。这意味着,将把 快 10%的发达国家人口从对汽车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1 世纪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 20 世纪不同。汽车在 20 世纪的城市化 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战后的美国,其城市的发展围绕着汽车来演绎,城市化变成了郊区化 的铺张发展,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市区空洞化——贫困、高犯罪率和破败的学区,形成难 以根治的“城市病”。为汽车服务的高速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的骨干,使白领阶层得以在 郊区的“睡城”和都市的办公室之间每日远距离通勤,最终导致公路不堪重负,严重拥堵。这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面临这些挑战,欧洲城市首先开始了去汽车化的进程。哥本哈根等城市,大力扩张自 行车道,强化公交体系,同时减少停车位,增加停车费。伦敦等城市以不同的形式征收拥堵 费。美国也在讨论类似的计划。这次美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清晰地显示了郊区化的没落和 城市的复兴。

有观察家指出,有钱人开始返回城市。他们对开车感到厌烦,希望在工作地点附近居 住。如果这样的潮流看涨,那么城里的高房价就可能把穷人挤走,而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 开车的现象,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1.关于“发达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这种说法的依据,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发达国家,汽车消费是最大开支之一,但经济危机导致这些国家的汽车拥有量已经到顶,甚 至可能下降.

B. 开车的老年人的人数比例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最高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主体却并不是老年人.

C. 在发达国家,最依赖汽车的是农村,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正在增加,将会让发达国家 的人口越来越从对汽车的依赖中解放出来.

D. 公共交通的发达和网络的流行使得新一代只是在较少的时间里才偶尔用一用汽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汽车曾经在城市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汽车的优势越来越受到 各种因素的限制,这在美国体现得尤其典型.

B. 现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主体不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这两种国家 对汽车的依赖程度刚好出现相反的趋势.

C. 自由.财富.美国梦,这些意义曾经集中体现在对汽车的痴迷上,而对于现在的美国年轻人来 说,汽车已经越来越只是日常工具.

D. 2012 年,全世界增加了 6000 余万辆新车,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发达国家,难以根治的“城市病”使中高产阶层移居郊外,但郊区化的铺张发展使得公路严 重拥堵,反而使郊外中高产阶层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B. 郊区化的没落和城市的复兴,会导致发达国家的城市房价上涨,这就可能会把穷人从城市里挤 走,富人少开车.穷人离不开车的现象就会成为可能了.

C. 强化城市公交体系,采取限制汽车使用的种种措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去汽车化的 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D. 21世纪,汽车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再扮演核心的角色,有钱人正在开始返回城市,美 国房市崩解后的复苏就是很好的证明。

 

1.C 2.B 3.A 【解析】试题分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吴天明导演的遗作《百鸟朝凤》在上映前得到了张艺谋、李安、贾樟柯、韩寒等人的一致推荐。由于影片上映后,日均排片不足 2%,7 天累计票房仅 364 万,制片人方励下跪磕头,喊话院线经理增加排片,一时轰动。

某院线经理接受采访时表示,“《百鸟朝凤》的票房和排片都算合理,没有想看买不到票的情况”。他认为现在排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并不是院线打压的结果。若用下跪的方式来求排片,感觉是把影院无情地推向了对立面。

对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观点明确,自拟题目。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故君子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                  。 (《论语》)

(2)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                  。 (《阿房宫赋》)

(3)谨庠序之教,                                   。           (《寡人之于国也》)

(4)                 ,其黄而陨;                  ,三岁食贫。             (《氓》)

(5)                 ,不可胜计,                  。                (《报任安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                   (《论语·里仁》)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 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下》)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判断一个人品行高低乃至是否该杀的基本依据并不是他人的评价,而

           。(不超过 4 个字)

2.为什么孔子和孟子都强调“察”?怎样“察”?请根据材料做出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小 题。

杂  诗

(魏晋)王粲

日暮游西园,冀写①忧思情。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②栖鸟,怀春向我鸣。褰③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飚扬尘起,白日忽巳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注】①写:通“泻”。②特:孤;独。③褰:提起,撩起。

1.赏析画线句。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简析作品主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 题。

上邵学士① 书

(宋)王安石

仲详足下:数日前辱示乐安公诗石本,及足下所撰《复鉴湖记》。启封缓读,心目开涤。词简而精,②

义深而明,不候按.图越绝之形胜,不候入国而熟贤牧之爱民,非夫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

表里相济者,其孰能至于此哉?因环列书室,且欣且庆,非有厚.也,公义之然也。 某尝患近世之文,辞弗顾于理,理弗顾于事,以襞.积.故实为有学,以.雕绘语句为精新,譬之撷奇花之英,积而玩之,虽光华馨采,鲜缛可爱,求其根柢济用,则蔑如③也。某幸观乐安、足下之所著,譬由笙 磬之音,圭璋之器,有节奏焉,有法度焉,虽庸耳必知雅正之可贵,温润之可宝也。仲尼曰:“有德必有

言”“德不孤,必有邻”,其.斯之谓乎?昔昌黎为唐儒宗,得子婿李汉,然后其文益振,其道益大。今乐 安公懿文茂行,超越朝右④,复得足下以宏识清议,相须光润。苟力而不已,使后之议者必曰:“乐安公,圣宋之儒宗也,犹唐之昌黎而勋业过之。”又曰:“邵公,乐安公之婿也,犹昌黎之李汉而器略过之。” 则韩、李、蒋、邵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所以且欣且庆者,在于兹焉。郡庠拘率,复偶足下有西笑之谋⑤,未获亲交谈议,聊因手书,以道钦谢之意,且贺乐安公之得人也。

【注】①邵学士:邵必,字仲详。②越绝:越州的古称。③蔑如:微不足道。④朝右:位列朝班之右。指朝廷重臣。⑤ 西笑之谋:意谓谋任京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候按.图而尽越绝之形胜           按:查看

B. 非有厚.也                        厚:思想厚重

C. 以襞.积.故实为有学                 襞积:重复,堆砌

D. 今乐安公懿.文.茂行                 懿文:华美的文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雕绘语句为精新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 则.蔑如也                        官盛则.近谀

C. 其.斯之谓乎                      其.皆出于此乎

D. 苟力而.不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借赞美乐安公和邵学士的诗文,表达了作文不应单纯堆砌华丽的辞藻,而应立足现实,追求 经世济用。

B. 言为心声,在作者看来,只有仁爱真诚的有德之人,才能写出具有凝聚着道义力量的好文章。孔 子的“有得必有言”作为引证,强调了这一看法。

C. 作者用“德不孤,必有邻”,既赞美了乐安公、邵学士,也表明了自己和他们惺惺相惜,有共同的 理想和追求。

D. 本文笔墨林火,说理生动。运用比喻论证赞美乐安公和邵学士的诗文“雅正”“温润”,又以乐安 公和邵学士类比韩愈、李汉,赞美两人的诗文、德行。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非夫诚发乎文,文贯乎道,仁思义色,表里相济者,其孰能至于此哉?

(2)所以且欣且庆者,在于兹焉。

5.用“/”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 国 之 王 幼 弱 未 壮 汉 之 所 置 傅 相 方 握 其 事 数 年 之 后 诸 侯 之 王 大 抵 皆 冠 血 气 方 刚 汉 之 傅 相 称 病 而 赐 罢 彼 自 丞 尉 以 上 偏 置 私 ,如 此 有 异 淮 南 济 北 之 为 邪!此 时 而 欲 为 治 安 ,虽 尧 舜 不 治。

(选自贾谊《治安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