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乾隆二十八年冬,苏州城内大雪盈门。 腊月初六清早,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乾隆二十八年冬,苏州城内大雪盈门。

腊月初六清早,雪后初霁,玉雕师傅陈唯友推开自家大门,发现门楼下蜷卧着一个少年,厚厚的雪花没及少年的胸襟。陈师傅急步上前呼唤,少年已无声息,伸手一探,气若游丝。陈师傅忙唤徒弟们将人抬至屋内,加覆棉被,喂饮热汤,良久方才醒来。仔细询问,乃是徽州人氏,年方十四,因家乡连年遭旱,家人皆被饿死,留下这少年背井离乡,独自流落到苏州城,恰逢连日风雪,饥寒交迫昏死在陈家门口。

听罢讲述,陈师傅不禁长叹:又是一不幸之人!便吩咐徒弟们找一身棉衣给少年换上,打算让其在家中将养几日,待身体稍作恢复再送他另寻活路。

得了暖衣饱饭,不几日,那少年气色便缓和过来。再见之时,陈师傅上下打量,发现这少年面容清秀,身上的粗布棉衣虽不甚合身,却掩盖不住眉宇之间的英气。少年见到陈师傅,纳头便拜:

“恩人在上,受程准一拜。”

陈师傅急忙搀起,“孩子,世道艰难,焉能见死不救?只是你年纪尚幼,又举目无亲,不知今后作何打算?”

听陈师傅这样问,那少年再次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恩人救我一命,此生难以为报。本不该得寸进尺,只是我身小力薄,实在没有活路,请恩人念我手脚齐备,舍得下气力,请您收我为徒,他日学得一技之长,方能事师若亲,以报恩情之一二。”

陈唯友听罢,沉吟了片刻。他并非不可怜眼前这个孩子,只是他心里清楚,玉雕乃大技艺,虽有勤能补拙之说,但若要成为良匠,无天资禀赋不能达也。但转念一想,自己膝下无子无女,眼下几个徒弟跟随自己时间虽长短不一,却无出色之辈,如此下去,自己的一身绝技岂不失传?且这孩子举手投足颇有气度,着实惹人喜欢,不如暂时将他留下。

“也罢,我且收下你,给你两年时间,两年之后,若能入路,我自留你;倘若还未上道,你及早另寻活路。”

程准听罢,感激涕零,当下叩头奉茶,行了拜师大礼,正式留在陈家跟着陈唯友学习玉雕技艺。不久陈唯友便发现,这程准不仅天资聪慧,悟性极高,而且踏实勤奋,肯下苦功,不出两年时间,竟学完了师兄弟们五年才学完的基本功,陈老先生嘴上不说,心里却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

程准到陈家两年头上,陈唯友在家里举行了一场比赛,要徒弟们各尽所学,做一件作品相互鉴赏。那程准连续几日闭门不出,最后用满是血泡的双手给师傅捧出了一件羊羔跪乳的玉件,虽稍显稚嫩,却已初见功力,苏州城内的几位先生看后皆赞赏有加,唯独陈师傅笑而不语,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留下吧!”

自此,陈师傅对程准另眼看待,手把手地把平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他。那程准也不负师望,技艺精进,未出五年,便在苏州城内声名鹊起。

乾隆四十一年,朝廷在全国征召玉雕贡品。程准精选上好玉料,下了整整半年功夫制作出一件作品,取名“丹凤朝阳”,作品寓意大统,做工精湛,业内人士皆称精品,程准也颇为自豪,对夺取贡品头筹志在必得。未料陈师傅看后非但没有溢美之词,反而力阻程准将作品送往京城。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但程准并未辩驳,只是默默地将玉雕收起,跟着师傅回了家。

此后,程准仍然一心一意跟着师傅学习技艺,只是不再那么踌躇满志了,凡构思动工之前,必先同陈师傅商讨一番。陈师傅初不以为意,后多次在窗外看到程准抱臂踌躇,犹豫之态毕现。陈师傅大骇,嘱程准今后创作不要再来找他,按己意行事即可,但程准退缩之态并无改观。

不久后的一日清晨,陈师傅忽称自己那把祖传的楠木刻刀被盗,并直接命人将程准叫来,诘问程准昨晚为何潜入自己住室将刻刀窃走。众人愕然,皆认为以程准平日为人,决不会干此龌龊之事。然陈师傅一口咬定昨晚只有程准一人去过自己卧室,且其他贵重财物并未丢失,必不是外人所为,窃刀之人定是程准。程准大呼冤枉,但陈师傅不为所动,程准终百口莫辩。两天后,陈师傅不顾众人苦劝,将程准逐出师门。事已至此,程准不再申辩,向师傅磕了三个响头含泪离去。

十年后的一个夜晚,已经名动海内、誉满京城的玉雕大师程准接到下人禀报:陈老先生病重,恐怕时日无多。程准听此,星夜起程赶赴苏州。恩师榻前,程准再行师徒大礼,而后轻轻说道:

“师傅,弟子有一事……”

“为师知你所问何事。雕刀被窃一事与你无关,那把刻刀并没有丢。当年为师只是要寻一个借口将你赶出去。从看到你的第一件作品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百年难遇的玉雕人才。那年朝廷征召贡品时,你的那件‘丹凤朝阳当入精品之列,但在为师看来,奉迎之意过浓,境界不高,此匠人之忌也。我对你百般阻挠,只为让你去除一些雕琢之气,不想经历此事,你信心大挫,却让为师始料未及。为师知道,大树下面好乘凉,但大树下面亦不长草。你的技艺已日臻完美,不能总活在我的阴影之下,只有把你赶出去,才能助你成为一代巨匠。为师知道你重情义,让你离开我,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实在是委屈你了。如今你名满天下,能回来看我,我心足矣!”

程准听罢,早已泪如雨下,陈老先生吩咐家人将那把楠木刻刀取来,颤颤巍巍地交到程准手上后,便溘然长逝。

程准手捧刻刀细细端详,乌黑油亮的刀柄上,深深地镌刻着八个小字:

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选自《百花园》,2016.8.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意在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出冬日天寒雪大,村托少年的可怜与处境的危险。

B. 看到程准的羊羔跪乳玉件,陈师博觉得程准虽是玉雕方面的可造之材,但还比较稚嫩,故“笑而不语”。

C. 程准虽感冤枉,但最终不再申辩,含泪离去,因为他知這师傅不会再改变决定,他也不愿意违背师傅的意愿。

D. 按照时间顺序,小说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分别为陈师博雪后教人、收徒传艺、赶走徒弟、告知真情。

2.文中的陈师傅这形象有哪然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以“匠心独运,浑然天成”八个字结尾,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B 2.①乐善好施。见到素昧平生的落难少年便出手相救。 ②身怀绝技,精益求精,具有匠心,是苏州城内有名的玉雕师傅,徒弟的“丹凤朝阳”虽属精品,但境界不高,就力阻程准将作品送往京城。 ③慧眼识才。看到程准的第一件作品时就知道程准是难得的玉雕人才。 ④诲人不倦,栽培有方。手把手地把平生所学悉数传授给程准,为使程准能成为一代巨匠,不惜找茬儿赶走徒弟。 3.①篇末点题,深化主旨。雕刻者要有巧妙的心思、独特的艺术构思,追求作品自然而成的境界。 ②使人物个性鲜明突出,体现人物职业追求。这是陈师傅眼中良匠的标准,也是他对自己和徒弟的要求。 ③行文自然,脉络清晰。行文中体现了陈师傅培养徒弟的良苦用心,可谓匠心独运。 ④与前文相照应,情节连贯,结构完整,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又给人以思考的空间。(每要点2分,答三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但还比较稚嫩”错误,应该是看到他的“感恩之心”。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看到程准的第一件作品时就知道程准是难得的玉雕人才”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慧眼识才”的性格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登高赏秋、赏菊饮酒、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活动来庆祝重阳。这一传统中国节日,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时光易逝,传统不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

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各地敬老院会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来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

(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每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于战国时期,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

B. 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

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

C. 要想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就需要记住传统节日――重阳节。

D. 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采用引证法,引用了古诗文名句,既体现了古人庆祝重阳节的形式多样,也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

B. 作者在论证中指出,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赋予了传统节日自古未有的新内涵。

C. 文章提出,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密不可分。

D.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历数了重阳节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魅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的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重阳节中蕴含的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

B.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

C.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需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内容依托形式,活动形式有继承,也要有创新。

D. 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不衰,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不割断文化精神命脉,这一点在今天尤其重要。

 

查看答案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回忆“东方时空”二十年演播历程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东方时空”可能就干了一件事——平视:用“东方之子”平视人,不仰视、不俯视;用“生活空间”平视生活,不涂抹、不上色;用“焦点时刻”平视社会,不谄媚、不闪躲……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不可忍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今天读它,我仍能清晰地听到易水边那萧萧的风声,和那个叫荆轲的侠士苍凉的歌声。

他答应了燕太子去刺秦,但是并不等于他天生喜欢送死,他也本能地希望制定更周密的方案,使自己有哪怕微小的可能生还;重然诺爱名节,更使他希望增加刺秦成功的胜数。而这一切太费心思,所以他拖延了下来。但燕太子丹不理解,开始怀疑荆轲是不是因为对虎狼之秦的恐惧,而有意拖延时日。

怀疑,是荆轲不能忍受的。于是直接奔赴死亡而去。死亡是可以忍受的,对人格的怀疑是不能忍受的。这就是荆轲用行动告诉我们的,一个简单的价值观。

这么“傻”的还不止荆轲一个人。还有一个渔父。

请听《渔父歌》: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事寝急兮将奈何?芦中人,其非穷士乎?

这首诗显得很急促——是一种催促,也是一种呼唤,呼唤迷失的人性。

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逃往吴国,后有追兵。在江上遇到一个渔父,于是向他求救。渔父将他渡了过去,伍子胥藏身芦苇荡中。渔父看见他面有饥色,就说去给他拿点吃的来,伍子胥起了疑心。当渔父拿来饭菜,他却躲进了芦苇深处。渔父于是“歌而呼之”。

“芦中人,其非穷士乎?”这个“穷”,应该是日暮途穷的“穷”,但我分明从伍子胥后来的行为中,看出了他内心更具深刻意味的“穷”。在渔父的一再呼唤下,在饥饿求生的本能催促下,伍子胥从芦苇丛中出来了。吃完渔父送来的饭,政客的本能又抬头了,先是“解百金之剑以赠”。渔父不受。他又自作聪明地问渔父的姓名——他认为对方不要谢礼,一定是希图钱财之外的好处,等他日伍某人得了天下,给你弄个官当当。“渔父不答”。伍子胥疑心更深,反复叮嘱对方要保密,不要泄露他的行踪。“渔父诺”。

“诺”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答应”,但是这个答应的代价却让人不寒而栗——伍子胥走了几步,渔父就自己把船弄翻,沉入了江中。

曾经很不明白,即使救了伍子胥,看到竟是这样不知好歹的人,而且一再侮辱自己,渔父为什么要答应?为什么不怒斥,不径自离去?

现在我开始明白了,或者说自以为明白了:那一刻,渔父是看到了人性本质中最丑陋的东西,在他毫不设防的情况下,尘世的肮脏劈头盖脑地掩杀而来。他的心,死了。

这样的大义凛然,这样的不屑一顾,这样的深哀大痛。我相信那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渔父,而是一个隐士,他坚守着自己的清洁,也坚守着无边的寂寞。当他看到伍子胥,这个被追杀的人——那时伍子胥的神情一定很仓皇吧?他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也许就是这恻隐使他的心打开了门,处于没有防备的境地。他还以为这是上天送来一个可以彼此明白的人,好给他寒冷的生涯带来一星温暖。但是他错了。

对不同境界的人,任何解释都只能带来误解,而且需要这样的人来理解是何等无聊,所以他什么都不说了。只用最后的行动还击了对清洁精神的污蔑。

江水滔滔,天地无言。

失去性命是可以的,但是对人格的怀疑是不能忍受的。还是同一个简单的价值观。

然而正是这个简单的价值观,让我在生死相隔、苍苍茫茫的两千余年之后,冰炭置肠,悲从中来。

(选自潘向黎《看诗不分明》,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文章开篇写易水边的风声和侠士的歌声,营造出悲凉的气氛,是为下文写荆轲刺秦与渔父自沉的行为作铺垫。

B. 伍子胥因疑心渔父会泄露自己的行踪而反复叮嘱其保密。“渔父诺”,是因为他能够理解伍子胥当时所处的困境。

C. 作者认为渔父之所以没有怒斥侮辱自己的伍子胥,也没有径自离去,是因为他对神情仓皇的伍子胥动了恻隐之心。

D. “江水滔滔,天地无言”,作者以独立成段的形式写江水的有声和天地的沉默,凸显了隐士自沉带给自己的情感激荡。

E. 荆轲不能忍受怀疑而赴死,渔父看到了丑陋的人性而自沉,他们坚守了“简单的价值观”,还击了对清洁精神的污蔑。

2.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认为伍子胥的“穷”“更具深刻意味”,这“意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有学者认为此篇散文在“寻找人间含金的细节”,请在文章中找出一处“含金的细节”并加以分析。

3.请结合全文,谈谈“冰炭置肠,悲从中来”的具体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他提出了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同时,是否也正在牺牲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卡尔认为,互联网虽带来了不胜枚举的好处,但也带来了碎片化的问题。超级链接鼓励我们在一系列文章之间跳来跳去,导致精力的分散。我们在网页上的每一次点击,都标志着专注思想的一次中断,是注意力的一次瓦解。互联网让我们变得对“扫描”和“略读”越来越得心应手,而我们正在丧失的是专注能力、深思能力和反省能力。

    卡尔在书里引用了一些大脑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人的大脑是高度可塑的。长期碎片化方式接收信息,会改变我们的大脑神经系统,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我们正变得更加容易接受支离破碎的“非线性”阅读浏览方式,这一方面是人们应对信息过载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在悄悄变化的直接依据。

   卡尔的观点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但难道互联网式的阅读就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吗?

首先,互联网从总体上提升了大多数人的阅读时间。以前很多不会用来阅读的时间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很多人正是在开始频繁使用微信后,每天花在阅读文字上的时间才成倍增加。

同时,互联网式的碎片化阅读,让随时阅读成为了可能和习惯。以我个人的经验,越是大部头的书籍,如果有电子书的辅助越有可能读完。比如我前段时间看的《三体》和《失控》,正是利用出差、坐车时的碎片时间,才把它看完的。

    伴随纸质书籍阅读的有可能是浅层思考,而电子化阅读也有可能促发深度思考。我觉得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碎片化阅读,体系化思考”,也就是从被动的、漫无目的的阅读,转化为有框架、有体系、主动性的阅读。

而且,当我们的阅读具有一定的目标性的时候,互联网式的非线性阅读就能体现出比纸质书籍这种线性阅读更大的好处。当需要对某一个点进行深度研究时,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交互式和可拓展性,让阅读走得更远更深入。比如看《浅薄》这本书,我们在看之前可以先去网上查一下其他阅读者对书的评价,了解到作者主要的观点并判断其相对于自己的可读性,在读完之后还可以去查看书里所提到观点的相关文章,去看看作者的博客,也可以进入专门的讨论区间和其他的读者进行交流,这些都能加强阅读的深度。

(取材于付伟的《拯救阅读》,有删改)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 互联网式的阅读,导致人们丧失了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B. 美国人卡尔认为互联网让人的专注、深思和反省能力正在丧失。

C. 通过研究大脑结构,卡尔进一步证实了人的大脑是高度可塑的。

D. 长期碎片化方式接收信息,改变了大脑的神经系统和思维方式。

E. 我们在享受互联网时,也要警惕互联网带来的精力分散等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唐诗的意象是跳脱的、疏离的、并置的,意象与意象间的空间较大;而宋词的意象大多是紧密的、蝉联的、链接的,其间的空间较小。我们来看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①。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我们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意象的绵密,而且还能看出,这绵密的意象,与词人的内向细腻的性格有关。他们喜欢“思量”,喜欢这样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地忖度,他们注力于某一点,一往而不复一往而情深。这种递进层深之笔,都是宋人情怀幽深的表现。

(取材于鲍鹏山《天地词心》,有删改)

【注】①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1.下列对文段和《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

B. 下片写行人想象思妇登楼远望的情形,但行人远在春山之外,望而不见,更添愁情。

C. 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蝉联、链接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递进层深”。

D. 作者认为宋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与词人的性格有关,与幽深的情怀也有关。

2.下列词句中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两项是

A.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B.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E.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古代诗词中常用到叠词,或摹形,或摹声,或摹色……,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请选取自己熟悉的包含叠词的诗词句(上文中的叠词句也可作为例句),说一说运用叠词的好处。150—2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