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实现潜能、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B.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C. 22日,广西南宁大沙田一民房突发火灾,消防战士及时搭建一条生命通道,成功救下了3名妇孺儿童。

D. “十一”期间,青秀山公园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游园节目深受市民欢迎。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A逻辑错误,应该是先个人再国家民族;C错,语意重复,“妇孺”中的“孺”即“儿童”之意。D杂糅。去掉“深受市民欢迎”,或者将“了”改为“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微不足道,但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微量元素缺乏,会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乱、病理变化及疾病。

②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那么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③全国文物收藏展览会上,各种不同级别的文物陈列在装饰一新的大厅里,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

④在青秀区某停车场内,上万辆共享单车因违规停放被统一集运到这里,各色各样,密密麻麻,野生藤蔓随意缭绕,从空中俯瞰蔚为壮观

⑤他的表情很细腻,可以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响遏行云

⑥昨天偶遇睽违多年的老同学,长期分别,短暂相聚,我们却没有拘谨不适,反而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忆起彼时的人事物情,不觉失笑。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 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志摩《再别康桥》)

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③《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记念刘和珍君》中既是对反动统治发出警告,更是对后起的奋进青年发出召唤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竹下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 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作者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次年被派到徽州(在今安徽省境内),当了六七年州府下属的小官吏。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这首诗是这年或之后二三年内,离开竹下时写的。②结束:穿着。③穗:用丝线或布条等扎成的挂起来往下垂的装饰品。④吹:通“炊”。

1.下列各项对诗句的解说和评价,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的首联扣“早发”,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发。“散疲顽”,暗示此行是在繁忙的公务之后。可见诗人是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品赏竹下之景的。

B. 诗的颔联扣住诗题中的“竹下”,描绘了山区清晨特有的清新明丽的景象。

C. 颈联上句写炊烟,下句写溪水,画意甚浓。炊烟,树丛,溪水,小桥,上下映衬,一碧一绿,一直一弯,在色彩、线条和态势上构成了错综变化之美。

D. 炊烟当树“直”,暗示无风,同时还会使人联想到那炊烟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与平静。“弯”则勾画了绕山穿桥的小溪的身影。这两字显然脱胎于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且与原句意境相似。

E. 这首诗,诗人不仅准确描绘了沿途景物的特征,而且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融于景物之中,表达了观景时的愉悦心情。

2.这首诗的颔联写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豯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注释:①晏驾,指古代帝王死的讳称。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舍人”在这里指宫廷侍卫。在“鸿门宴”中,张良看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到帐外召唤樊哙进来,让他保护刘邦。

B. “……残东垣,迁左丞相”,在古代中国,是“左”尊还是“右”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和时代,存在着不同的规定。周、秦、汉时,我国以“右”为尊。故皇亲贵族称为“右戚”,世家大族称“右族”或“右姓”。

C. 《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是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个人解释和评价,也是司马迁“一家之言”的重要内容,向为治文史者所重。

D. 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荆轲刺秦王》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沛公从百余骑项伯面见项羽           ②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B. ①暴师霸上,待大王                   ②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王

C. ①群臣绛、灌等敢入                   ②宫妇左右不私王

D. ①高帝笑起                           ②樊於期偏袒扼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他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 中学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而本文少了怒视项羽这一细节,言词也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 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 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赞叹之情。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2)即上一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以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内心对于精神雨露的渴求,而传统文化正是精神雨露的源头活水。诗词大都比较凝练,朗朗上口。阅读诗词,人们享受着语言美感带来的欢愉,同时也能感知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这大大拓展了人们的生活视野。阅读诗词,体悟诗词作者的心境,跟他们进行心灵对话,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学习像诗词作者一样去感受和思考生活。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还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八小时上班,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中国诗词大会”以引人入胜的形式吸引人们亲近诗词,从诗词之美中获取生活的诗意。

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不自然而然地存在。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和远方。

(摘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记者李兆清)

材料二:

近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了诗词大会的主创团队。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诗词是情感的抒发,节目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广大观众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百人团’成员最小的7岁,武亦妹16岁,陈更20多岁,看到他们那么年轻,就觉得中华文化后继有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形容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中国诗词大会”总导演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的学生武亦妹,无论是在地方选拔还是在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也许,传统诗词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遥远,而诗词大会正在拉近这个距离。

阚兆江透露,其实诗词大会的题库内容85%以上来自中小学课本,所以对观众而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阚兆江说,“每一道题不仅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把“化妆”与“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蒋肖斌)

材料三: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话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蔚然成风。众声喧哗之下,舆论也出现了反弹,如“从诗词大会生出学霸情结是一种不堪”“诗词大会说白了还是一场电视秀”等。

16岁的上海女生武亦妹获胜,成了风靡网络的古典风少女偶像,与新媒体喧嚣传播形成对照的是,女孩淡定拒绝了媒体采访。江苏省盐城中学语文老师刘百生告诉记者,“会背古诗的孩子成了古代才女的代名词,成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但热潮总是令人警惕,这不代表咱们的诗词教育很成功,反而说明国民整体古诗词修养很缺。爱好古诗词在当下还是颇为小众。”

在节目中,九宫格、干扰项、抢答等定输赢的方式,也让教育界人士嗅出了“应试”味道。也有选手靠“蒙”答对题目,在一些老师看来,这就是当下应试教育最厉害的地方,以答题技巧制胜,这个节目俨然一场标准化考试。

“应试思维”是始终令教育界人士矛盾的纠结点。“应试思维”模式导致古诗词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记知识点多过传播文化,背离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近年来,被誉为“综艺清流”的“百家讲坛”、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文化盛会风靡一时,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追捧这些文化盛会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中国文化中最精致的文字有一种膜拜的心理,即使如今浸淫于网络语汇,仍心向往之。这也是现在的家长在孩子三四岁时就令其背古诗的原因。可惜,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终仍被奥数和考级等占据,缺失了“诗和远方”。借古诗词学霸爆红的契机,教育界人士期待能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改善古诗词教育的整体氛围,以减少孩子的背书之苦,让孩子带着热爱,去惬意感受和品味古诗词之美。

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基因逐渐苏醒,这危机中的微曦,则弥足珍贵。

(摘编自《扬子晚报》,记者张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爆红的现象,都充分肯定了这档综艺节目所带来的积极的社会影响。

B. 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原因,材料二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C.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选取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冠军武亦妹的例子,旨在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

D. 三则材料都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三则材料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新闻网站,但都及时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讲求时效性的特点。

B. 三则材料都谈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

C. 对于同一综艺现象的报道,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报道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中国青年报》就突出强调了青年一代与诗词的关系。

D. 三则材料除了具有新闻客观性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如三则材料最后一段的抒情性语言,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E. 三则材料都不注重对新闻事实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以引发人们的思考。

3.“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进行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