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穆先生在云南 ①1938 年 2 月,由于日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钱穆先生在云南

①1938 年 2 月,由于日军进攻,国民政府决定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4 月,文学院师生搬到蒙自,钱穆先生为文学院讲授国史。

②1938 年 8 月,西南联大文学院师生迁返昆明,钱先生闻之,“大懊丧”,其时他正在撰写《国史大纲》,认为到昆明交际频繁,没有闲暇落笔,而他“因念宜良山水胜地,距昆明不远,倘获卜居宜良,以半星期去昆明任课,尚得半星期清闲,庶得山水之助,可以闭门撰述”(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于是,钱先生就留在宜良北山岩泉寺中,潜心著述《国史大纲》。

③当时的西南联大,初迁昆明,没有自己的校舍,临时租用昆明城内外几所中学的校舍,供文、法、理学院使用。城外的省立昆华农校和城内的省立昆华中学,是联大师生上课的地方。作为西南联大各学院共同的必修课,钱先生所授的“中国通史”课安排在农校楼上的一个大教室里,这是当时学校最大的一间教室,可以容纳两百多人。“西南联大继承北大自由讲学之风,允许校内校外人士旁听,而且尽可能兼顾其便。因此,其他大学的学生、中学的教师以及社会上有志于史的人们,皆来听讲,以致教室虽甚宽敞,仍不能使人各得其所。”(李蜒《昔年从游之乐,今日终天之痛》)钱先生在北 平讲授“中国通史”四年,来到昆明又讲了两年,“盖时在‘九•一八’‘七•七’事变后,国人民族意识高涨,先生(指钱穆)学养深厚,史识卓拔,才思敏捷,亦擅讲演,加以自幼民族情怀热烈,并又正当壮年,精力充沛,词锋所扇,动人心弦”(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行谊述略》),六年的讲 授,使他有机会不断修改讲义,不断充实所需资料,最终于 1939 年 6 月在岩泉寺撰著完成《国史大

纲》这部享有盛誉、影响甚大的中国通史著作。

④钱先生读书广博,精通国学,但他并非书呆子。他是抱着兴国安邦、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去从事历史学研究的,《国史大纲》深刻地体现了钱穆先生“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书中,他讲兴衰动荡之际多,太平治世之际少。因此,他对治世用的篇幅较少,大量的篇幅用于兴衰转换之时,尤以一朝衰 落时期的表现和内在原因的分析最多。同时,钱先生还特别强调学术的兴衰对政权的影响。他认为,一个朝代要兴旺持久,必须有一种立国的精神。这种精神实际就是儒家传统学术的精神。因此,学术(指儒家)兴则国运兴,学术衰则国亡,他特别强调中国传统学术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⑤在战乱的岁月里,尽管昆明也不是世外桃源,然而相对于国内大部分地区来说,这一隅天地的确是难得的静土。钱先生秉性爱好大自然,他在宜良岩泉寺写作,探知附近有石林、大叠水瀑布等名胜,就邀请他的学生李蜒(云南大学教授)一起前往。钱先生正是在云南的山山水水中寻觅到自己的心灵家园,从而在艰难时势中进行着自己的历史沉思。

⑥《国史大纲》完成后,钱先生于1939 年暑假经香港、上海回到苏州。一直到 1946 年,昆明学者于乃义、于乃仁兄弟筹建“私立五华书院”并与云南大学合聘钱穆先生到昆明讲学,钱先生才又重返昆明。钱先生刚到昆明时,居住在翠湖公园里,当时的云南省立图书馆也在园内,他常去图书馆看书、著述,后来搬到圆通山上的唐家花园(唐继尧故居)居住。1947 年 9 月离开昆明,赴江南大 学(无锡)文学院任教,自此离开云南。

(摘编自杨绍军《钱穆先生在云南》)

相关链接:

①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 、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代表作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等。(百度百科)

②余幼孤失学,本不知所以治史。增知识,开见解,首赖报章杂志。适当新文化运动骤起,如言自秦 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社会等,余每循此求之往籍、而颇见其不然。故余之所论每若守旧,而 余持论之出发点,则实求维新。

(钱穆《国史新论》再版自序)

③他(钱穆)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与升华,以运用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 。一方面,他概括了儒家积极入世和利他主义的人生态度以及重视亲情和日常人伦的特点……只要践行“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就能获得人生的终极价值。

《廖建平《论钱穆的艺术人生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1938 年,西南联大文学院迁返昆明,钱穆因念宜良山水胜地,于是留在宜良开始撰写《国史大纲》。

B. 钱穆在昆明讲授中国通史六年,使他有机会不断修改讲义,充实资料,最终在 1939 年撰著完成《国

史大纲》。

C. 钱穆抱着兴国安邦、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完成了《国史大纲》的撰写,希望借古鉴今,对当时的中 国有所影响。

D. 钱穆具有独特的历史眼光,如他在《国史新论》再版自序中认为自秦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作为史学家,钱穆认为史学研究要有“经世致用”的态度,同时,即使时势再艰难,也不能停止对

 

历史的沉思。

B. 钱穆践行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既丰富了自我的人生,也获得了生命的终极价值。

C. 钱穆认为史学研究对于国家的发展与兴亡有重要作用,所以他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 所起的重要作用。

D. 钱穆精通国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为了撰著《国史大纲》,他放弃了回到昆明继续任教的打算, 选择留在宜良闭门撰述这部影响甚大的中国通史著作。

E. 文章语言朴实,重点写了钱穆先生到云南后撰写《国史大纲》的事情,刻画了一个学养深厚、史识 卓拔的具有“中国情怀”的史学家形象。

3.《国史大纲》为什么能成为享有盛誉、影响甚大的中国通史著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原因。

 

1.C 2.CD 3.(1)钱穆在清净山水中觅到心灵家园,得以在艰难时势中沉思与写作;(2)钱穆学识广博 、精通 国学、史识卓拔;(3)六年讲授中(成 书过程中)不断修改讲义, 不断充实资料;(4)《国史大纲》 体现了钱穆“经世致用”的思想,关注兴衰动荡之际,借古鉴今。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钱穆当时正在撰写,并非开始。B项,不是6年,在昆明只有2年,在北平有4年。D项,他不认为自秦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社会等,“余每循此求之往籍、而颇见其不然”。 2.试题分析: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C项,强加因果。D项,没有放弃任教,原文第二段有“以半星期去昆明任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 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 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 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 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 ,铺排场景,生发议论 ,使 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 ,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 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 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 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 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 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 ,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我国古代传统 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 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唐人古体,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体诗在唐代生命力并不强,因为此时出现了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劲的近体诗。

B. 唐人古体在形式上与过去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不同,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C. 唐人古体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开拓,不仅抒发情感,还直接写人叙事,铺排场景,生发议论。

D. 唐人古体在音律上继承了近体诗,有的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有的则有意走上反律化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主要从表现范围和音节声律两个方面论述了古体诗在唐代发生的新变。

B. 文章论述古人对唐人古体的不同看法,说明了一味地贬低唐人古体,实在有失偏颇。

C. 文章采用对比、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唐人古体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与韵律感之间的不同。

D. 文章先说古体诗的特点和唐人古体的新变,目的是为了讨论唐代五七言古体诗的差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体诗在唐代发生新变主要是因为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及人的思想情感变得复杂。

B. 五言古体安详舒缓,七言古体发扬蹈厉,因此,五言古体更宜叙事,而七言古体更宜抒情。

C.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在与音乐的结合上走向不同道路,根本在字数不同导致的节奏、韵调不同。

D. 李白《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琅琅上口,发扬蹈厉,铿锵成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说,人生有三,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

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学者在关于网络阅读的讨论中的即席发言,请用一句话提炼他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来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但是_________,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从重要性来说,___;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反之,____,这就是俗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思维架构,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生基础的态度。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

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A. ①③②⑤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②①⑤③④

D. ②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