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诗歌前八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

(3)前人认为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谈谈你的看法。

 

(1)诗歌前八句描写了一幅轻彩淡痕、澄清恬静、神韵飞动的春江花月夜图。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水冉冉而生,明月和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都在明月的朗照下。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开满花草的郊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和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2)诗篇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月光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3)诗歌表达了思妇的闺怨之情、游子的思乡之感等,但更多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本诗歌有悲伤的基调,但更多的表现的是对短暂人生的热爱和期待。 【解析】(1)本题问前八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作答时,可先总结,概括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具体分析前八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画面的。也可先具体分析,然后总结。(2)赏析诗句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卷不去”“拂还来”等,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诗句有没有使用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整首诗,分析该诗句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哀而不伤”的意思是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换句话说就是诗歌表达的是哀伤之情,但还有积极情绪蕴含其中。这首诗表达了思妇的闺怨之情、游子的思乡之感等,但诗歌更多的表达的是对人生的热爱和期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增删个别字词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形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查看答案

请运用拟人和衬托等手法以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为开头续写一段文字。要求赋予某种性格、气质表达一个中心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九龄、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C.《春江花月夜》一诗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

D.《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

 

查看答案

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D.全诗以月为主体。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

B.月照花林皆似    霰:雪珠

C.青枫浦上不    胜:承受

D.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此处指思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