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B. 《楚辞是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的作品而成,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C.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

D.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B项,《楚辞》收录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5G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开展5G试验的国际合作.

B.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一个唱歌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诺奖评委会虽然已经给出了颁奖的理由,可很多人还是有所质疑.

C. 在网络社交中,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暧昧的,因为在不同语境中,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D.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提高天然林保护工程补助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②智能通讯设备虽然方便快捷,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老年人反映手机字小看不清,软件操作复杂不会用。

③汉室西迁长安,一把大火,使得河洛焦土一片,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④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⑤突然有一天,马德兴拎着一瓶“贵州醇”找到王俊生,两人扺掌而谈,杯酒释前嫌。

⑥朝鲜半岛事端频出,南北对抗日益加剧。对于如何化解矛盾,消弭事端,美、日联盟则表现得极为消极,对此,中国政府洞若观火,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②⑤⑥    D. ①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所以游目骋怀                ⑧望美人兮天一方

⑨仰观宇宙之大                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A. ①②③④⑨    B. ⑤⑥⑦⑧⑩

C. ①③⑥⑦⑨    D. ②④⑤⑥⑧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wù)    细 (qiān)     指(zhāi)    孜求学(zī)

B. (què)   勤(yīn)     请(pìng)    蓊蓊郁郁(wěng)

C. 詈 (zǐ)     然(qiǎo)    造(yì)       道义相(xù)

D. (cuō)    业 (yì)       郁 (yī)       能实用 (pí)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名家的名字取自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像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自《离骚》“________________一句。

(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对投机取巧、苟合取悦的世俗和没有规则、不守法度的社会现实决不妥协的态度。

(4)面对生命的短促和个体的渺小苏轼在《赤壁赋》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游褒禅山记中作者从石碑文字漫灭引出后人的胡乱猜测发出自己的感慨: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__,何可胜道也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