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荷 赵文英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荷

赵文英

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早,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荚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了。  

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

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稚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患居山问,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表达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薄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发娉婷玉立在诗人华荚、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有删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2段主要用对比(或反衬)的手法,描写焦渴龟裂的土地上荷倔强,生机勃勃,突出荷在恶劣环境中不言屈服的抗争精神

B. 第4段写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拥有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便可奇迹般生长,再次强调荷顽强的生命力,是对第3段“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的进一步补充。

C. 第9段写古代精神领域的种荷者以和为主题来写诗作文,将荷看成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赞颂荷的高峰亮节,表达自己恪守淡泊的情怀。

D. 文本语言朴实恬淡,不重藻饰,在朴素的叙述中让人领悟生命的真谛: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该坚持高风亮节,保持生命的伟力。

2.本文与《荷塘月色》选段在对荷的描写时所采用修辞方法有何异同,请结合例句简要说明。

3.本文盛赞荷的品质,请结合阅读体验,写出三句吟咏荷的古诗句(本文引用的除外,一篇诗文限写一句);再写出一位中国历史上如荷一般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并简单评析。

 

1.D 2.相同点: (1)都运用比喻的手法。如《荷塘月色》中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说荷》中把荷比作“勇士”、“舞姬”、“旋律”。 (2)都运用拟人的手法。如《荷塘月色》中写荷花“羞涩地打着朵儿”,《说荷》写荷 “临危不惧”、“坦然自若”、“冷嘲热讽”等。 不同点: (1)《荷塘月色》选段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如把嗅觉的“清香”转化为听觉的“歌声”;还运用了博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 (2)《说荷》采用了引用的手法,如引用《诗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3.(1)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2)莲子清如水(《西洲曲》) (3)莲叶何田田(《江南》) (4)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中通外直(《爱莲说》) (7)不蔓不枝(《爱莲说》) (8)香远益清(《爱莲说》) (9)亭亭净植(《爱莲说》) 如:屈原,宁可抱石沉江,也绝不改变忠君爱国的情怀和美政理想,面对小人的陷害和两次流放,依旧发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呐喊,节操不变,初心不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D 文本语言并非朴实恬淡,而是充满诗意,并且有较浓郁的抒情色彩,选项对本篇语言“朴实恬淡”的概括是有误的。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本题不难,只考查修辞手法,主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排比、引用、通感等。作答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说荷》主要运用了(1)比喻: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静立如山,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2)拟人: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 (3)引用:文中太多,主要集中在倒数第三段中。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塘月色》中主要运用了(1)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2)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3)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所以相同点是: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不同点:《说荷》有引用的手法,《荷塘月色》有通感的手法。 3.试题分析:本题不难,第一问要求写出三句吟咏荷的古诗句,注意:本文引用的除外,一篇诗文限写一句。如(1)莲花过人头(《西洲曲》);(2)莲子清如水(《西洲曲》);(3)莲叶何田田(《江南》);(4)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6)中通外直(《爱莲说》);(7)不蔓不枝(《爱莲说》);(8)香远益清(《爱莲说》);(9)亭亭净植(《爱莲说》)。第二问要求写出一位中国历史上如荷一般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并简单评析。荷花的品质有:清白、高洁的象征、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等。如屈原,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谮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李白:曾拜官王庭,却不做趋炎附势附庸风雅的御用文人。陶渊明辞弃官职,居住在一个宁静的村庄,因此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独立人格;周敦颐拒绝官场腐败,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洁身自好;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佳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乳钉纹簋(音鬼)是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食器,1959年在安徽省由屯溪市弈棋公社修建飞机场时出土,埋藏地下已逾2500余年,仍然完好无损。它造型别致,独具风格,为春秋时期吴越地区铸造的一件很具特点的铜簋,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行于商周时期,春秋逐渐衰落,战国时就很少见了。簋的形态变化最多,一般是圆腹,侈口,圈足。商代簋无盖、无耳,或有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双耳或四耳;吴越地域的簋则基本上都是双耳无盖。此件乳钉纹簋呈圆形,口微侈,鼓腹,圈足,平底,通高16.5厘米,口径27.7厘米,重7公斤,设有双耳,耳背附镂空棱脊,这种装饰,极为少见,精致美观。腹部饰斜方格乳钉纹,规整突出,且以细密雷纹填底。颈、耳、足均用半浮雕手法饰以变形夔纹。夔是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此簋上的变形夔已发展为几何图案化装饰。繁缛细密的变形夔纹与形象突出的乳钉纹组成了有规律的花纹图案,粗中有细,和谐统一,造成了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这些都是当时吴越地区制造青铜簋的鲜明特点。与乳钉纹同时出土的一批铜器中,还有三件铜鼎和一件几何变形兽纹簋。簋的形状大小与乳钉纹簋基本相同,只是腹部作扁圆形,据专家研究,屯溪出土这两件青铜簋皆为吴越之器。

商周春秋时期的中原铜簋,器物敦厚凝重,纹饰粗放简单,到了春秋后期逐渐衰落。可是,这个时期的吴越地区铸造铜簋却异常发达,而且器壁很薄,花纹细密精致,既承袭了中原地区铸簋传统样式,又在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方面注入新的生命。因此,考古专家盛赞这件乳钉纹簋是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完美结合,既是一件实用器皿,更是一件具有很高价值的工艺美术品,为同类器物中所罕见。 

簋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它和列鼎制度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而且是以偶数出现。据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安徽屯溪同一古墓出土三鼎二簋,正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符。考古发现证明了历史的真实。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已经埋藏在地下超过2500年的乳钉纹簋,在1959年安徽省屯溪弈棋公社修建飞机场时出土,是春秋时期的一件青铜食器。

B. 乳钉纹簋因为是春秋时期吴越地区铸造的具有特点的铜簋,独惧风格,所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即国宝级文物。

C. 簋相当于现在的大碗,是用来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容器,春秋时期盛行,战国时就很少见了。

D. 簋这形态变化最多,商代与西周和春秋的簋主要区别就在于盖和耳。商代簋无盖,无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双耳或四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本第二段从形状、口、腹、足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乳钉纹簋的样貌。精致美观的双耳背附镂空棱脊是一种极为少见的装饰。

B. 乳钉纹簋颈、耳、足用变形夔纹装饰,且夔一发展为几何图案化装饰,足见当时器物装饰艺术的高超。

C. 繁缛细密的变形夔纹与形象突出的乳钉纹组成了有规律的花纹图案,粗细和谐,有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美感,这些是当时吴越地区制造青铜簋的鲜明特点。

D. 专家研究称屯溪出土的这两件青铜簋皆为吴越之器。几何变形兽纹簋的形状大小与乳钉纹簋基本相同,只是腹部作扁圆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商周春秋时期的中原铜簋与这个时期的吴越地区铸造的铜簋差异很大,吴越地区铸造的铜簋器壁很薄,花纹细密精致。

B. 乳钉纹簋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工艺美术品,在同类器物中罕见。

C. 因为这件乳钉纹簋是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完美结合,所以它承袭了中原地区铸簋传统样式,又在生产技术和艺术水平方面注入新的生命。

D. 簋在商周时期是重要的礼器,在祭祀和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而且是以偶数出现。徽屯溪同一古墓出土三鼎二簋,正与文献记载的情况相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天鹅是一种候鸟,有着长途迁徙的习性,每年都要飞跃千山万水,往返千万里。可野生动物园里的天鹅只能在狭小的水面追逐嬉闹,无法飞翔。什么原因呢?原来,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实现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了。久而久之,动物园里的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丧失飞翔的本领。

天鹅由于滑翔的助跑线被人为的过短,而丧失了展翅翱翔的能力。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呢?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助跑线与飞翔”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我国每一个节日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仿照示例,选两个节日,写一句话来表达情思。

例: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食品添加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诗歌史上,先秦时代的《诗经》《楚辞》是两位老祖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汉魏六朝诗歌的长期积累,就不会带来唐诗的繁荣。

①不论在内容题材和形式技巧方面

②因此,对于唐宋以来长期流行的五言诗、七言诗来说

③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而且《诗经》为四言体,《楚辞》为骚体,都不是五言体、七言体

⑤但《诗经》《楚辞》的题材内容、表现技巧不及汉魏六朝诗

⑥汉魏六朝诗的影响,都更为广泛和直接

A. ③①⑥⑤④②    B. ⑤①③④②⑥

C. ③⑤④②①⑥    D. ⑤②⑥④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