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周国平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周国平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这个更高的自我知道:自爱者才能爱人,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加人以损伤。而只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人与人之间有同情,有仁义,有爱。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侠。但是,每一个人终究是一个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的个体,最切己的痛痒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世上最关心他的也还是他自己。要别人比他自己更关心他,要别人比关心其他人更关心他,都是违背作为个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特性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应该自立。这些都是心中的自我应该知道的。

心中的自我还须明白:有些痛苦是无法分担的。别人的关爱至多只能转移你对痛苦的注意力,却不能改变痛苦的实质。甚至在一场共同承受的苦难中,每人也必须独自承担自己的那一份痛苦,这痛苦并不因为有一个难友而有所减轻。

对于别人的痛苦,我们的同情一开始可能相当活跃,但一旦痛苦持续下去,同情就会消退。我们在这方面的耐心远远不如对于别人的罪恶的耐心。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罪恶仿佛是命运,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痛苦却几乎是罪恶了。

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你也会乐此不疲。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我曾和一个五岁男孩谈话,告诉他,我会变魔术,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只苍蝇。他听了十分惊奇,问我能不能把他变成苍蝇,我说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变成苍蝇后还能不能变回来,我说不能,他决定不让我变了。我也一样,想变成任何一种人,体验任何一种生活,包括国王、财阀、圣徒、僧侣、强盗等,甚至也愿意变成一只苍蝇,但前提是能够变回我自己。所以,归根到底,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作者引用卢梭的话,认为卢梭的“自负”其实适用于所有人,即所有人都应只爱自己。

B. 和自己做朋友的关键,在于有一个“更高的自我”,因为这个“更高的自我”具备友谊的特征——理性的关爱。

C. 结尾段既照应了题目,也呼应了首段的内容,强调指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要做好自己。

D. 本文在语言上深入浅出,哲意颇丰,启示读者要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做真正的自己。

2.请指出划波浪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3.“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结合文本指出如何才能真正“做自己”。

 

1.A 2.(手法)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解释)把按别人意见生活而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比作“别人的一个影子”;把只为外在的事务忙碌而无内心生活的人,比作“一架机器”。(作用)犀利而形象地指出,一个人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或答:从头脑到心灵,都没有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是空虚而可悲的。 3.如果将划线的内容逐条指出,也可以,逐条给分;合在一处,也要答出即给分) 首先要做自己的朋友(心中要有更高的自我,或:更高的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要明白:①要懂得恰如其分的自爱;②要学会自立;③要懂得自己忍受巨大痛苦;④要做自己的旁观者和批评者。其次是要为自己的才能、良心、生命做事。(或: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只爱自己”错,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说“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这是在说“每个人都失去了自己”。故选A。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请指出划波浪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是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手法能力。赏析句子修辞手法,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什么修辞,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修辞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作用。本题划波浪线句子“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中运用了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把按别人意见生活而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比作“别人的一个影子”。第二个比喻:把只为外在的事务忙碌而无内心生活的人,比作“一架机器”。本句运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指出,一个人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或这说从头脑到心灵,都没有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是空虚而可悲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起点是基于人性。

自古以来,对于人性本源善恶的争论便没有标准答案。“人性本善”是中国古代儒家大师孟子的观点,但后来又有荀子“性恶论”与之相悖。西方传统经济学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假设人性是自私的,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在他的《六项精进》中,也强调了“积善行、思利他”。那么到底在设计股权激励机制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依据“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呢?

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股权激励第一人、经邦集团董事长薛中行有他独特的理念。他认为人性是同时具有自私性与利他性的矛盾体。在企业管理中,重点在于对人的引导,通过好的机制设计,引导人将自私与利他结合。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好人”变成“坏人”,人性本矛盾。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72岁的美国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教授用他的学术研究验证了这一点。他认为自利原则也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们会通过合作来达到共赢,甚至会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经邦集团17年丰富的案例积累告诉我们,成功的股权激励各有各的特点,但不成功的股权激励往往存在共同点——员工未出资。员工出资是股权激励成功的必要条件,它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所以如何避免股权激励方案的失败,增加成功的机率?薛中行强调在于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环节的重点——员工是否出资。

薛中行认为人是一个兼具自利性与利他性的矛盾体,对自身选择也是存在矛盾的。如何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忠诚度?是股权激励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好的股权激励方案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员工出资环节。

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的理论更是与薛中行的理念不谋而合。他的心理账户理论,也能完美的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初始状态”对于人们行为的选择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相同情况下,人们对自己已经持有的资源更加看好,不会轻易放弃。就像股民炒股,即使股价下跌,也不会轻易抛售手中已有的股票。所以员工出资认购企业股权之后,便不会轻易离开企业,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心理账户理论从专业学术角度揭示了出资环节对股权激励成功如此重要的原因。

股权激励机制成功的关键,要让员工掏出“真金白银”!

(选自《股改的真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人性本源的问题上,中国古代儒家大师孟子与荀子观点相悖,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理论分析时也假设人性是自私的,可见此问题自古以来便没有统一的答案。

B. 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起点是基于人性,判断人性是善还是恶是股权激励机制设计环节中的重点。

C. 成功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将人的自利性与利他性有机统一,帮助人在自利性与利他性之间寻求一种更为和谐的关系,以求取共赢。

D. 出资环节对股权激励的成功是重要的,理查德·泰勒的心理账户理论从学术角度对此做了解释。

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正是因为人性本矛盾,所以好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股权激励机制能使“好人”变成“坏人”。

B. 薛中行通过经邦集团积累下来的案例总结出:失败的股权激励普遍是因为员工未出资购买所在企业股权,成功的股权激励恰恰是因为员工出资认购了企业股权。

C. 理查德·泰勒的理论是与薛中行的理念不谋而合,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如心理账户等。

D. “初始状态”是指人们最初做出的某种选择,而这种“初始状态”会让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放弃最初的选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通过薛中行对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之说,得出了“人性本矛盾”的结论。

B. 薛中行和理查德·泰勒都认为人是同时具有自私性与利他性的,因此在设计股权激励机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人性特点。

C. 股权激励机制是为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引导、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设计的。

D. 在股权激励方案中,员工出资认购企业股权之后,也就增加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便不会轻易离开企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及相关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材料二

据新华社报道,当前我国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成熟,在广东、山东等地已有不少人工岗位被机器人劳动力替代。记者了解到,当前“机器换人”所涉范围,已不局限于工业制造业,一些服务领域的人工岗位也开始被机器人劳动者悄然替代。

看了以上材料,你对教育问题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

19世纪意大利有个著名作曲家罗西尼。有一次,一个作曲家带了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去向罗西尼请教。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断地脱帽。作曲家问:“是不是屋子里太热了呢?”罗西尼回答说:“不,是我有见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见到了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罗西尼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联诗句填入律诗《春夜别友人》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__________,__________。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A.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B.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C.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D.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春运”一词最早出现在1980年《人民日报》上,是随着改革开放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放宽后,中国出现的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B. 网络虚拟空间也具备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行为人在互联网上伪造并传播虚假信息,同样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

C. 直到20世纪上半叶,国际通用语言还是法语,那时西方人,包括俄罗斯人,法语水平几乎成为衡量知识分子文化修养的标准,法国人几乎不说外语。

D. “楚汉名城”长沙要发展好旅游产业,首先要整治好水污染,如湘江两岸、烈士公园的年嘉湖等地,这些地方人流量大,垃圾桶不够,弄得满地污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