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梁实秋的散文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能奏效的。

A. 要写好散文,不能光靠精神涵养,文字上的功夫也是另一种存在缺不了的。

B.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

C. 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D.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衔接能力。句子衔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来为文段选择衔接恰当的句子。本题这段文字,根据文段中关键词“淡泊”“梁实秋的散文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这境界”“之所以难,我想除了……还因为……”,所以这段话是讲散文的极境“平淡”。文段中“早就说过”“也是”与选项中“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相对应,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阅读经典著作,要的就是那种涵养、思考、了解的过程,这是“养性”,也就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

B. 名为“冬梦”的北京冬奥会会徽是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的是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的是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C.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在经济建设以及国家战略层面凸显出的重要作用,因此,全球都在争先进行战略部署。

D. 大型漓江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演出超过了500场/年,极大地带动了桂林市的旅游、地产、交通运输和艺术教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名男子为进行耐力测试,在朋友家的花园里将自己活埋,谁料想无独有偶,命丧黄泉。

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是日新月异,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很少遭遇望其项背的尴尬了。

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不宜出现畸轻畸重的问题。

我本想加入到两位好友的讨论之中,可是他俩争论得面红耳赤,不容置喙,即便我声音提高了八度,他们还是置若罔闻。

近些年,上海的中学生不孚众望,连续几年在经合组织举行的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在国际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由于研究鲁迅的著述汗牛充栋,内容和选题基本上已被前人探索穷尽,所以想在鲁迅研究上开发出再多的空间,基本上很难。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③④⑥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比喻来感叹人生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希望后主不要自我轻视的句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①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①春容:如春风妩媚的颜容。此指别离的佳人。②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两首词的字数都不足58字,属于词中的小令;由上、下两片构成,又属于双调。

B. 欧阳修的词首句尊前,意为尊重友人,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而对方已惨咽,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

C. 苏词写到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词作寄寓了作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D. 在苏词中,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于是作者决定暂且抓紧时机,借吟诗饮酒以自娱吧!

E. 欧阳修的词实写了洛阳的牡丹在春天里绽放的美景,而苏词则着力描写作者在超然台上看到的暮春景象。

2.请指出两词在情感变化上的相同点,并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述字孝叔,湖州人。举进士,为御史台主簿,知温、耀、真三州,提点江西刑狱,累官都官员外郎,六年不奏考功课。知审官院胡宿言其沉静有守,特迁兵部员外郎,改荆湖南北、京西路转运使,再以覃恩①迁刑部郎中。

神宗立召为侍御史知杂事又十一年不奏课帝知其久次授吏部郎中滕甫为中丞述将论之甫闻先请对。甫退,述乃言甫为言官无所发明,且擿其隐慝。帝曰:“甫遇事辄争,裨益甚多,但外人不知耳。甫谈卿美不辍口,卿无言也。”

王安石参知政事,述兼判刑部,安石争谋杀刑名,述不以为是。及敕下,述封还中书,奏执不已。安石白帝,诏开封府推官王克臣劾述罪。于是述率御史刘琦、钱顗共上疏曰:“安石执政以来,未逾数月,中外人情嚣然胥动。盖以专肆胸臆,轻易宪度,无忌惮之心故也。安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先朝所立制度,自宜世世子孙,守而勿失;乃欲事事更张,废而不用。愿早罢逐,以慰安天下元元之心。曾公亮位居丞弼②,不能竭忠许国,反有畏避之意,阴自结援以固宠,久妨贤路,亦宜斥免。赵抃则括囊拱手,但务依违大臣,事君岂当如是!”

疏上,安石奏先贬琦、顗监处、衢州③盐务。公亮疑太重。司马光乃上疏曰:“臣闻孔子曰:‘守道不如守官。’孟子曰:‘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朝廷既违众议而行之,又以守官之臣而罪之,臣恐失天下之心也。”

开封狱具,述三问不承。安石欲置之狱,光又与范纯仁争之,乃议贬为通判。帝不许,以知江州。卒,年七十二。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有删减)

[注]①覃恩:广施恩泽,多用以称帝王对臣民的封赏、赦免等。②丞弼:辅佐的职位。③处、衢:二州在浙江境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神宗立/召为侍御史知杂事/又十一年不奏课/帝知其久次/授吏部郎中/滕甫为中丞/述将论之/甫闻/先请对

B. 神宗立/召为侍御史知杂事/又十一年不奏课/帝知其久/次授吏部郎中/滕甫为中丞述/将论之甫/闻先/请对

C. 神宗立/召为侍御史/知杂事/又十一年/不奏课帝/知其久次/授吏部郎中滕甫为中丞/述将论之/甫闻先请对

D. 神宗立召/为侍御史/知杂事/又十一年不奏/课帝知其久/次授吏部郎中滕甫/为中丞述将论之/甫闻/先请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提点:提举、检点之意。宋代开始设置提点之职,掌管司法、刑狱等事。

B. 考功课:是指古代朝廷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考核。

C. 结援:结成团伙而互相帮助,组成利益相关的党与,有结党营私之意图。

D. 中书:宋朝的“中书”,是宰相办公的地方,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为宰相,而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与唐朝的“中书省”没有关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述屡次得到赏识。他在都官员外郎任上时,得到审官院的主管胡宿的认可和举荐;后来宋神宗又提拔他到吏部任职。

B. 刘述为官耿直。刘述事先知道滕甫曾经在皇帝面前夸耀过自己,但还是在皇帝面前揭发了滕甫的奸邪之心,认为滕甫身为言官也没有什么业绩。

C. 刘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面对参知政事王安石的改革,刘述与刘琦、钱顗两位御史一同反驳,认为王安石放任一己之偏见实施改革,损害了天下大多数人的利益。

D. 刘述与王安石的矛盾冲突极其尖锐。王安石遭到刘述等人的弹劾之后,立即反击并上奏皇帝,想要将刘琦、钱顗先行贬官,然后又将打击的矛头指向了刘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石执政以来,未逾数月,中外人情嚣然胥动。

(2)安石欲置之狱,光又与范纯仁争之,乃议贬为通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