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 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 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 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2.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B. 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

C.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D. 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

3.《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1.B 2.D 3.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要点二:《送别》借秋天萧瑟的景物衬托了作者的心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别董大》借冬天的景色反衬作者的心情,后两句直抒胸臆。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四个选项均考核诗歌的内容,其中,B项“秋雨连绵”错误,“淅沥”句中形容落叶声,不是秋雨。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此题重点考核艺术手法,注意题干中的要求“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也就是“声寂衬”,D项,用“犬吠”衬托“宁静”于此相同。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采用对比的方法,要求分析诗歌情感的不同,通过诗中的重点词句“离心正郁陶”“唯见归云纵复横”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可以看出这两首诗都有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外,此诗主要是离别的“惆怅”,而《别董大》显得更为“乐观积极”,抒情方式的角度看,前者多为借景抒情,委婉含蓄,后者直抒胸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自伯升【1】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处。异独叩头宽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异复因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今更始诸将从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充饱。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惠泽。”光武纳之。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徒,存鳏寡,亡命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能定,乃遣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异即驰兵,欲先据之。诸将皆曰:“虏兵盛新乘胜,不可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若得栒邑,三辅动摇,是吾忧也。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潜往闭城,偃旗鼓。行巡不知,驰赴之。异乘其不意,击鼓建旗而出。巡军惊乱奔走,追击数十里,大破之。于是北地诸豪长,悉隗嚣降。异上书言状,不敢自伐。

(取材于《后汉书•冯异传》)

注释:【1】伯升:汉光武帝刘秀的兄长,骁勇善战,更始帝刘玄忌惮其才干,将其杀害。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异复因进说曰             间:暗中

B. 惠泽                     布:陈述

C. 每所止舍                   舍:宿营

D. 隗嚣降                 畔:通“叛”,背叛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充饱                       何以汝

B. 赤眉、延岑之酷             申之孝悌之义

C. 虏兵盛新乘胜                 倚歌和之

D. 击鼓建旗而出                 惶急不知所为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             天下百姓同受王莽之苦,思念汉室的时间已经很长了

B. 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你考虑整顿队伍,不要给郡县百姓带来痛苦

C. 因分遣巡取栒邑                     乘机分派行巡攻取栒邑

D. 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       敌兵压境,习惯于争夺小利,我们就乘势深入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阴条二千石长吏同心及不附者上之。

②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光武帝虽然因兄长之死伤心,但是不敢在人前显露,冯异进言宽解,也被他阻止了。

B. 无论是行军还是驻扎,冯异率领的军队都在适当的地点立有标志,表现得十分规矩。

C. 赤眉、延岑暴乱,大司徒邓禹不能平定,所以光武帝就起用了冯异前来平定暴乱。

D. 在与隗嚣的军队作战时,冯异虚心听取了大家的建议,避开敌军锋芒,抢先攻下栒邑。

6.唐太宗李世民对冯异有过这样的评价:“前史称其高致,昔贤以为美谈。”请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说明唐太宗做出这样评价的依据。

 

查看答案

材料三

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

人类历史早期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与占卜、星相学、巫术等联系在一起。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18世纪的大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农业经济。19世纪的一些主要观察家认为,电气的前途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照亮街道。哪怕有些人曾在20世纪初预见到潜艇、飞机、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但却没有人(包括凡尔纳)认为这些事物可以改变大英帝国当时的统治格局。20世纪末,很少有人预料到,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从凡尔纳的海底环游到菲利普·迪克的神经漫游,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从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另一方面,生态灾难、末日想象,又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好?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多次登上月球,但并没有把人类的足迹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推进。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不过,现在硅谷的一些人,再次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探索和星际旅行。

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里,用数学家的思维逻辑推论,“人类往往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他又指出,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

(取材于蒲实的相关文章)

1.对材料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假如能够预知未来,我们就可以减少焦虑。

B. 预言未来曾经与占卜等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

C. 16世纪对活字印刷术的作用的预测是正确的。

D. 只追求安全,会阻碍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2.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未来已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B. 乐观主义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美好。

C. 科技进步使得我们创造出了会飞的汽车。

D. 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

3.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二

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找一丝生机。

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交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

(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

1.根据材料二,对下列对加点词语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热潮: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研究未来。

B. 浪花:比喻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

C. 人间天堂:比喻人类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

D. 弦歌不辍:指人类文明勇于冒险,不断进步。

2.根据材料二,下列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是

A.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 知其不可而为之

C. 不患寡而患不均    D.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3.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30年的某一天,中国的科学探测器从火星发回探测报告。

B. 21世纪后半叶,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索。

C. 22世纪,人类乘坐“星际运输系统”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

D. 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

2.下列不能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是

A. 人类对火星表面重力的适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B. 在国际空间站上,女性宇航员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多于男性。

C. 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易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D. 宇宙射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前,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2016年3月全国百城房价数据,有记者分析发现,假如年轻人在北京拥有一套100㎡房子可以少奋斗41年,在上海则可以少奋斗30年,在深圳则可以少奋斗51年……有人感叹:“幸福是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开始!”

人民日报评论:“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

网民回复评论:“失去房产,奋斗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

高晓松:“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是选择买房还是选择诗和远方?这似乎成了当下人们面临的生存方式的困扰。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