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而且精力相对旺盛,能够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

B. 由于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做到对收入标准的审查,私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鱼龙混杂享受了优惠政策。

C.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出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D. 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游刃有余:比喻技术熟练,经验丰富,解决问题丝毫不费力。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合语境。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形容为人直率。望文生义。 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因不注意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而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需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100只桨,扬起5个或6个或7个布帆来。我绝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7个大海和13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写儿子的漫游,既开宗明义,引出年轻应该漂泊的话题。又抒发情感,表达对儿子能独立闯荡的欣慰与激动。

B. 文章第二段,写柏林火车站留学生的事件,表现了漂泊者非凡的勇气,也经留学生现在的状态证明了漂泊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C. 文章第四段,写“我”在“北大荒”的漂泊。但比较起儿子来,“我”这一辈子的人生半径就显得狭短了,这段流露了作者的失落。

D. 文章第六段中“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春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E. 文章第七段引用泰戈尔的诗,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又升华了漂泊对于人生的意义的主题,且使文章的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

2.文中“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3.作者认为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年轻人去漂泊已具备的基本条件,而作为即将告别中学的我们,人生就要开启新的旅程,那么,为了你的“漂泊”,你是否还需要别的准备?请具体说明。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______,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6)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江汉:地名。②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1.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2.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 契丹与吾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C. 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束缚捆绑。

D. 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B.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忽略。

C.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誓天:对天发誓

D. 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仇雠:仇人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 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 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 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芳华》中,何小萍的形象塑造很成功。她倔强勇敢,但命运悲惨,充满了无奈。可贵的是,在经历了种种黑暗冷漠之后,她还怀着善意和感恩来对待这个世界。她说:“一个从来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对于何小萍的这种人生态度,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