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和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自源文字体系,但唯有汉字沿用至今。这不应该是侥幸,而是源自于汉字的特质。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追根溯源,现在绝大多数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其表音符号很多都是衍生自象形表意符号。即便是汉字,占绝大比例的形声字的声符,也大多来自表意成分。在长期发展中,汉字表音的因素在汉字体系中大大增强,表现出明显的表音化倾向,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把汉字认定为“意音文字”,而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汉字中的“表音”要素,原本也是表意字,所以归根到底,汉字还是“表意”的。

那么,汉字的生命力何在?

若在汉字和汉语的关联中寻找原因,这首先是因为汉字的适用性。汉字能够很好地记录汉语,这是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汉字作为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在语音上没有什么变动,汉字和汉语匹配十分得当。

其次是汉字具有包容性。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一看就懂,但如果当年有录音机录下老夫子的话,我们可能难以听懂。因为语音是不断变化的,春秋时代的语音系统和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大不一样。然而,不管语音发生了何种变化,字仍然是这些字,意思始终不会改变,这就是时间的包容性。如果当年《论语》和《史记》是用拼音文宇书写的,那么现在我们根本无法阅读,这一点对中华典籍的传承十分重要。汉字承载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比较容易解读的文献,这也成为汉字不废的重要原因。中国疆域辽阔,方言繁杂,汉字可以起到统一沟通的作用。汉字背后,还有汉字典籍和文化,正是通过汉字及汉字文化的联系,才使中华民族成为统一的文化共同体。试想,如果历史上使用的就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要反映实际语音,那么各地的拼音文字就会各不相同。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很快把汉语演化成多种语言,而不再是方言。比较一下欧洲或印度语言纷繁复杂的情况,我们就能认识到汉字的包容性。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汉字起着何等重要的文化认同作用,产生了何等强大的凝聚力。

最后是汉字具有文化积聚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沉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历史的活化石,它反映了中国早期的生产、商业、政治、战争、家庭、饮食等社会生活及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隐藏着一部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可以作为历史考古的线索。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汉字已经成为中华文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成为不可抛弃的文化遗产。

(摘编自黄国营《中国汉字的开放性与生命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期文字大都是象形、表意的,即便是现在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其表音符号大多衍生自表意符号。

B. 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其表音化的倾向逐渐增强,甚至开始逐渐超越汉字原本的表意性。

C. 汉字能够记录好汉语,并且与汉语匹配得当,因此作为一种语素文字,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

D. 我们现在可以阅读《论语》《史记》,体现了汉字的时间包容性,这对于文化传承非常重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从汉字的特质、汉字与汉语的关联两个角度论述了汉字沿用至今的缘由。

B. 汉字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象征,同时也起着不可替代的文化认同作用。

C. 本文灵活运用假设、对比等论证方法,从时间层面集中论述了汉字的包容性问题。

D. 汉字的适用性、包容性和文化积聚性赋予了汉字历经千百年而不废的强大的生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疆域辽阔,方言繁杂,汉字的存在解决了不同方言区人们的日常交流与沟通问题。

B. 假如历史上使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文字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很快把汉语演化成多种语言。

C. 汉字的使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更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共同体的建立

D. 深入发掘汉字所承载的信息,有助于我们获取大量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古代的社会生活。

 

1.D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即便是现在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扩大范围,原文为“现在绝大多数仍在使用的拼音文字”。B项,“甚至开始逐渐超越汉字原本的表意性”无中生有。C项,选项中的原因和结果虽在文中先后出现,但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拉因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素姑

师陀

当阳光从屋背上照进这个寂静的老宅,素姑,一个像春天般温柔,看见人和说话时总是婉然笑着的,走路时像空气在流似的无声的女子,很早很早她就低着头开始绣花了。孟林太太这时候照例在床上睡她的午觉。

院子里有个开始凋零的丝瓜棚,自早晨就没有人来过,就在这种静止气氛中,素姑正是坐在院子里绣花。

素姑十二岁就学会各种女红。她给自己缝绣,也给亲友们和邻舍家的女友们。于是一年,十年……唉!后来连比她小十岁的少女也出嫁了。现在素姑是二十九岁!没有人能计算她总共绣过多少!

时光无声地过去。素姑低着头已经绣了半只孟林太太的鞋面,在青缎的底上绣完两朵四瓣梅了。

“妈,几点钟啦?”

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动,忍不住抬起头来问。孟林太太早已醒了,正一无所欲地在床上领略午睡后的懒倦。

“瞧瞧看。”这是她照例的回答。

那放在妆台上的老座钟,不知几时就停摆了。

素姑手中捏着针线,惆怅地望着永远是说不尽的高和蓝而且清澈的果园城的天空;天空下面,移动着云。于是,是发黑色的树林,是青灰色的天陲,是茅舍,猪,狗,大路,素姑上坟祭扫时候看见过的;是远远的帆影,是晚霞,是平静的嫣红发光的黄昏时候的河,她小时候跟女仆们去洗衣裳看见过的。她想的似乎很远很远……

一个沉重的脚步声蓦地里走进来,素姑吃了一惊。“老王,老王!”她转过头去喊。

“嗯!”送水的这样应着,一面担了水急急往厨房里走。忽然间她自己也觉得好不奇怪,真个的,她喊老王做什么呢,老王每天在这个时候进来,给孟林太太家担水快二十年了。

“果园里的果子卸光了吗?”她高声问。

“卸光了,小姐;早就卸光了。”

老王并不回头,说着时早已走过去了。庭院里接着又恢复原有的平静,远远的有一只母鸡叫着,在老槐树上,一只喜鹊拍击着树枝。

“早就卸光了。”素姑在心里想,她的头又低下去了。

时光是无声的,但是每一个小城里的日子都有一种规律。

“还不该烧饭吗,刘嫂?”素姑抬起头来问。

刘嫂——孟林太太家的女仆,这天下午到河上洗衣裳去了,也许正在大门口和果园城的兴致永远很好的娘儿们闲谈。那个老座钟,我们说过它早就停了。

正在这时走进来一个卖绒线的。她走进来的时候并不曾呼喊,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以前她是每天都来的。

“买点什么吧,小姐?”

素姑并不要买什么,然而她仍旧想看看。于是在天井里,就在泥地上,卖绒线的坐下去,随后打开篮子,一些红的绿的绫绢露出来。素姑拣块杏红绫子,接着她又看中一种羽毛辫条。忽然间,仅仅是忽然间,当她想到这些东西该配到哪里最合适时——

“不要了。”她说。她什么都不要了。她把卖绒线的货篮推开。

“你明天出嫁时候用得着的,小姐。”卖绒线的发慌地喊。

素姑感到受了一下更重的打击。她站起来,不,她什么都不要了,卖绒线的从后面望着她走进寂静的又深又大的上房。

“外面是什么人?”孟林太太大声问。这时候她已经起来,在床上坐着,她的耳朵近几年有点聋。

素姑没有回答就走进自己的闺房。她从书桌上拿起一本书,一本展开着的不知几时忘记收起来的“漱玉词”: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接着,她的手又废然垂下去,她的眼睛移到面前的镜子上去了。在镜子里,一个长长的鹅蛋形脸蛋儿;一绺散乱的头发从额上挂下来;一双浅浅的眉在上面画了两条弧线;眼的周围有一道淡黄的灰晕;她的嘴唇仍旧是好看的有韵致的,却是褪了色的。

素姑正是这样望着,右手支着头。在窗外,雁嘹唳着从将晚的果园城上空飞过,晚风萧索地在庭院里凋零的丝瓜棚上发出轻微的响声。于是书从她手里落下去,渐渐的连镜子也在她眼里消失了,一颗泪珠从她脸上滚下来,接着又是一颗。

                                             一九三九年十月十日

(选自《果园城记》,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2.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素姑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说明。

(1)素姑心中忽然如有所动,忍不住抬起头来问。

(2)“早就卸光了。”素姑在心里想,她的头又低下去了。

3.请简要分析小说尾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文中两处写到早就停摆的“老座钟”,请探究这一细节的深刻意蕴。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名著内容回答问题

(1)请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

(2)简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2)吾师道也,________?(韩愈《师说》)

(3)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复道行空,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7)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

(8)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具体赏析词上阙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

(2)结尾借“廉颇思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说说典故在全词中的作用。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试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亲附

B.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确实、实在

C. 李牧连却之                 却:抵挡

D.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洎:等到

2.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B. 第二段连用两个语气词,“呜呼”是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是哀其结果之惨。

C. “向使三国”以下几句,假设中不下断语,表现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分寸感。

D. “三国”是指齐、燕、赵,“刺客”是指荆轲,“良将”是指李牧。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②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概括齐、燕、赵灭亡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