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田埂上的野花芳草 李汉荣 那天,我独自到郊外田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田埂上的野花芳草

李汉荣

那天,我独自到郊外田野游逛,时值初夏,油菜正在结籽,小麦开始灌浆,田埂上花草繁密,清香扑鼻。一丛丛、一团团、一簇簇,它们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自己的小小心事,酝酿着田园诗意,精心构思着代代相传的古老乡土艺术。一些性急的野花已捧出了成熟的小果果,我采了几样放进嘴里,有的纯甜味,有的微甜带涩,有的不甜只涩,有的很苦涩。我当然不能理怨它们不可口,压根儿它们开花结果就不是为了我吃。它们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保存种子。他们自私吗?不,一点也不自私,它们没有丝毫的私心,也许它们本来无心,若说有心,那也是草木之心,草木之心者,天地之心也。它们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也就延续了土地的春天,同时也就延续了蝴蝶的舞蹈事业和蜜蜂的酿造事业,延续了鸟儿们飞翔和歌唱的事业。这样,其实也就延续了田园的美景,延续了人类的审美体验。

在公元前的周朝和春秋时代,我们的先人在原野一边耕种,一边吟唱,顺手拈来,脱口而出,就把身边手头的植物作为赋比兴的素材,唱进了风雅颂,在《诗经》三百余篇诗里,保存着上古植物的芬芳、露水和摇曳的身姿。沿着诗的线索,沿着田园的阡陌,一路走来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杨万里....拥在他们身边脚下,摇曳在他们视线里的,都是这些朴素的野花芳草。兴许,他们还曾一次次俯下身子,爱怜地抚摸过它们,有时,就坐在地上,长久地凝视着它们,为它们纯真的容颜、纯真的美,而久久沉浸,在这种单纯的沉漫里,他们触摸到了天地的空灵之心,也发现了自己的诗人之心。于是,他们捧出一首首饱含情感之露和灵思之美的诗,献给自然,献给原野,献给这些美好的植物,其实是献给了从大地上一茬茬走过的岁月,献给了一代代人类之心。

我看着阡陌上可爱的植物们,内心里涌起了很深很浓的感情,对这些野花芳草们充满了由衷尊敬。它们从远古一路走来,万古千秋,它们小心地保管着怀里的种子,小心捧着手里的露水;万古千秋,它们没有将内心的秘密丢失,没有将手中的宝石打碎。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大地的景色,维护着田园的诗意。它们是大自然的忠诚卫道士,是田园诗的坚贞传人。即使时间走到现代,文明已经离不开钢筋塑料水泥,它们断然拒绝向非诗的生活方式投降,在僵硬的逻辑之外,依旧坚持着溫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瞧,此刻,我身旁这些花草,它们手中捧着的,仍是《诗经》里的露水,仍是陶渊明的种子,仍是孟浩然的气息。我就想,我们手里也曾有过不少好东西,但是,一路上被我们有意无意地丢失了、掉碎了多少?

我长久地望着这些温柔的植物们,想起那些关于地球毁灭、动植物灭绝的不详预言和恐怖电影,想起我们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生态环境,内心里产生了深深的忧郁和恐惧,对“灭绝”则是十万八千个不愿意!不说别的,就凭眼前这些温存、美好的植物,这些从上古时代启程,揣着《诗经》的露水,沿着唐诗和宋词的纵横阡陌,一路千辛万苦走来的野花芳草,这个世界就不该灭绝,而应该千秋万世延续。是的,我们必须将纯真之美坚持下去,将自然之诗捍卫到底。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我听见,在南山之南,在田园远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正向我招手、吟啸....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写我品尝了一些野果,味道各不相同,这引发了我对这些植物生命意义的感叹,并引起了下文对田园文化的思索。

B. 从《诗经》到陶渊明,再到盛唐的山水田园派,中国诗歌里始终摇曳着朴素的植物的身姿,它们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和灵思。

C. 本文写了我深爱的田埂上的野花芳草,又描写了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生态环境,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反思,深化主题。

D. 结尾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一句看似调侃,其实作者是借此表达对纯真之美和自然之诗亲近、认同以及坚守的态度。

2.野花芳草们被“由衷尊敬”的原因主要有哪两个方面?请概括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这篇散文充满诗意,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1.C 2.①自然(环境、物质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种子,保存了大地的景色,延续了 田园的美景。②文化(人文、精神、文明等)方面:被历代诗人吟咏过,饱含着情感灵思,为我们保存并坚守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 3.①作者用词优美、典雅,且多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有诗一般的意境和美感。 (从用词或修辞某一方面作答,也可。) ②作者从野花芳草写到中国的田园诗,使得文章的描写对象具有浓浓的诗意。 (从描写对象或内容角度回答均可。) ③作者写野花芳草重在抒情,细腻、充沛、有感染力,文章有诗一般的抒情性。 (从表达方式角度作答,如果从文章主旨、思想角度作答也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语段的作用,B项考核文章的内容,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情感,其中C项,没有描写“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生态环境”。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重点考核情节概括,要求答出野花芳草们被“由衷尊敬”的原因,手下找到答题的区位在文章的第三段,根据文中的“它 们完好地保存了大地的景色,维护着田园的诗意。它们是大自然的忠诚卫道士,是田园 诗的坚贞传人”“即使时间走到现代,文明已经离不开钢筋塑料水泥,它们断然拒绝向非 诗的生活方式投降,在僵硬的逻辑之外,依旧坚持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从“自然”和“文化”的角度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书与人的随想

梁衡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从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书籍是我们视接千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养生家说:“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 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 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 界仍然存在。

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 慢慢开启智慧。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 者或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 你脚下不踏一梯,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 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

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 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 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寅初,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 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 置之度外。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 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 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 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 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当一个人读懂了 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 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 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唐太宗称 以铜为锐、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駿。古 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 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能得到历史的承认。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 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

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迂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大智慧。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书籍是前人欢迎我们的礼物,让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人类历史和学科成果,使我们 视接千载、心通四海。

B. 人的自由存在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健康使人在物质层面获得自由,阅读与创 造使人在精神层面获得自由。

C. 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和气质,是一个人有求知心的标志,是其能尽到历史责任的条件。

D. 文章是一面镜子,只有读到了才能看出文章的好坏,就是作者所说的“验之于作 者可知驽骏”的意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如以“长河” “土拨鼠” “登月人”为喻体来论证读书与写作 对人生的意义。

B. 文章中引用毛泽东、马寅初的事例,是要证明读书能使人知理,更要证明伟人都 是读书最多的人。

C. 文章虽为随想,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由读书到写作,由传承到创新,层层深 入,最后点题。

D. 文章论述的目的是要批判那些在吃穿中自得其乐以及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 平平者,必无文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书能够使人知理,所以只要多读书,我们就能够达到看世界如庖丁观牛“以神 遇而不以目视”的程度。

B. 在读书人中,一些在搭乘历史之舟时,做了逃票人;一些虽然有了船票,但这船 票的分量也有轻重之别。

C. 读书会使人不愚蠢,但读书再多不能写作也是迂腐,经过实践,能写出新言论表 达新思想,是大智慧。

D. 我们活在世上,应该多读书,读懂世界,吸足知识,坚持实践,也要有敢为天下 先的勇气去为世界做贡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一种生活。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如累、暖、搏、变、梦、泪……)来形容一年中曾经的感动、悲伤、幸福,把自己的记忆、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

在高一生活中,你会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请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字数不少于800字。(3)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班级等真实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还有两处论断存在与①句一样的问题,请根据语境直接修改,使表达更准确、连贯。

请名人做广告是一种利用名人所具有的优势来快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的营销策略。但那英为“喜之郎”所作的广告宣传中,那英的形象和年龄与“喜之郎”的市场定位严重不符。①所以说,这种名人广告也实现了广告宣传的目的。更有甚者,名人代言的产品最后被证实名不副实,这种名人广告恐怕也只是宣传了自己。而从销售一线干上来的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则亲自上阵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她能脱口说出空调的所有性能,消费者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她所介绍的产品。可见,这种广告模式一定会代替原有的名人代言的广告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_________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_______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___________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B.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 本报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大家都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D. 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