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鸣 沙 山 听 沙 张抗抗 ①鸣沙山,我又来了,来看你...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鸣 沙 山 听 沙

张抗抗

①鸣沙山,我又来了,来看你。

②时光已过去多久了?上一次来敦煌,还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光阴如同一条内陆河,扎入沙漠腹地消失无踪。二十五年倏忽而过,人已两鬓微白,而鸣沙山,你的沙依旧、你的山依然。《后汉书·•郡国志》引南朝《耆旧记》云:敦煌“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西汉时有鸣沙山好似演奏钟鼓管弦音乐的记载。《旧唐书·地理志》载鸣沙山“天气晴朗时,沙鸣闻于城内”。鸣沙山,莫非你是一座音乐之城?鸣沙当歌,鸣沙似泣。

鸣沙山,我不是来看你,而是来听你。

④那么多年里,我的耳边总是流淌着沙子的鸣响——它们不是河流的汩汩声、也不是海浪的哗哗声、更不是瀑布的轰隆声。它或如沙漏一般细密悄然,或像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兀然生成,从高处倾泻而下摧枯拉朽,沙声低沉而凄厉,缓慢而尖锐,在瞬间覆盖了摧毁了一切。那个声音多年来始终在我耳边挥之不去。

⑤二十五年前,千里河西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是为了莫高窟,那座佛教艺术的殿堂。瞻仰千年的洞穴遗存的壁画雕像,是一次朝圣之旅。但心里另有所念,心心念念的,是茫茫大漠中这座神奇的鸣沙山。我站在山脚下,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眼前一片混沌的金黄。鸣沙山被天边的余光勾勒出完美的线条,如同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在暮色中静静蹲伏。天低了地窄了,原野消失,大海沉没,惟有这凝固的沙山,如同宇宙洪荒时代的一座巨型雕塑群,矗立于塔什拉玛干沙漠。多少个世纪,沙子在风中低声祈祷、或在风中激昂呼号。沙漠缺水但不缺风,狂风暴风寒风,一年四季都在大漠巡回。鸣沙山,你是一座山,却也不是。你本是连绵的沙丘,和大漠连在一起。但你从沙漠中站起来了,你是站立的沙漠。此后的漫长岁月,莫高窟在你敦厚的胸腔里逐年孕育而成。

⑥然而,此刻的沙山,四下静默悄然无声,鸣沙山固执地保持沉默。我听不见沙鸣。我随同伴们一起纵身跃入沙海,双手代桨,挂在陡峭的沙坡上,连滚带爬地往下溜。一时间,前前后后人影憧憧,像一座座移动的小沙丘。就在下滑的那一刻,我似乎听见身下传来微弱的响声,窸窸窣窣,嗡嗡嘤嘤,难道这就是鸣沙么?我俯身侧耳,聆听细辨,听到的仿佛一种如泣如诉的呻吟……我一时不由思维停滞感官笨拙,身子顿时悬停在沙坡的中段。当我不由自主地溜到了沙山脚下,那个声音消失了,就像一个乐章末尾骤然中止的休止符,连震荡的余音都没有。月夜已有了寒意,月色迷茫,大漠寂寂,静谧的山谷中,万籁无声。

我惊异我惶惑,鸣沙山,我听不懂你。我沮丧地坐在沙地上清理鞋子里的沙子。很快,每个人脚下都倒出了一小堆沙子。是的,每一个游客无论滑到山脚还是步行到山下,都在无意中削裹下一层沙子。沙子既会歌唱,也能怒吼。那不是琴弦不是妙音,而是“人马践之”的沙子发出的呼喊,是沙子的尖叫和抗议。我虽然没有听见如雷的鸣沙,但不等于这世上没有沙鸣。

⑧鸣沙山,这一刻,我似乎听懂了你。但我仍然不明白,鸣沙山为何拥有如此强大的自我复原功能?有人说,那是因为风——是风之手,将沙子一一驱赶回它们原来的位置。每夜每夜,风都在沙山重复着同一游戏,乐此不疲。风相信散沙可以任意塑造,当风成为沙子的需要时,沙子就会自己跳跃走动并手舞足蹈。这强悍的粗暴的风,是世上最具破坏力的自然力量,也是一种强效黏合剂。

⑨是的,是风。可是,为什么别处的风没有这般神力,为什么偏偏在敦煌?在鸣沙山?告别敦煌那一日,在机场偶遇一位甘肃朋友,闲谈时我说起了关于鸣沙山的疑问。他解答说,他恰好对此有过一番研究:由于鸣沙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日间蒸腾的气流在夜间下沉,便生成了小股冷风涡流,来自东南、西南、西北三个方面的风,沿着这一带沙丘的坡地顺势而下,在鸣沙山的谷地交汇。风与风的角逐形成了气旋,气旋像一把巨大的熨斗,来回来去地摩挲,一夜之间,便将鸣沙山“人马践之”的踪迹一一抚平,抹去了沙山的每一道伤痕。所以,鸣沙山每天都是新的……我恍然大悟却又越发迷茫!风能够把以往的一切全都删除,风过之处,真的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么? 

⑩鸣沙山,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1.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④段的作用。

2.第⑤段写鸣沙山却多次提到莫高窟,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3.赏析文中三处画线句在构思上的表达效果。

4.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1.第④段紧承上文“来听你”,描摹鸣沙山声音的魅力,与下文第⑥段鸣沙山的“悄然无声”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听不到沙鸣的失望、不解。 2.以享有盛誉的莫高窟陪衬鸣沙山,突出鸣沙山的神奇魅力,以及敦厚宽广的品质,表现作者的向往和赞美。 3.第一句表现作者受鸣沙山声音感染而热烈向往之情,第二句表现听不见沙鸣的深深失望和不解;第三句表现对鸣沙山鸣与不鸣的理解,以及对世人践踏的不满。三处画线句贯穿全文,标示了本文情感发展的脉络,一步步推动情感向高潮发展,也使文章结构严谨。 4.本文表现了作者对鸣沙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痛心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当今社会有警醒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大批中国人出去旅游,景点自然环境常常遭到破坏,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旅游者和有关部门的更多关注;人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中某一句段的作用的把握。文本第四段是对记忆中的鸣沙山的声音的细致描绘,该段处在文本的中间位置,考虑它是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第三段来看,它承接了“来听你”这句话,根据第六段写现实的沙山“四下静默悄然无声,鸣沙山固执地保持沉默”,可见第四段与第六段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听不到沙鸣的失望、不解。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次要描写对象的作用的把握。任何文体中的次要对象都是为了烘托主要对象,可以是正面烘托,也可以说是反面衬托。第五段中的莫高窟享有盛誉,作者以它来正面烘托突出鸣沙山的神奇魅力,以及敦厚宽广的品质,表现了作者对鸣沙山的向往和赞美。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句段作用的把握,要解答这类题型,可从它对文本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情感主旨等方面分析考虑。该题题干明确指出要求考生从构思这一角度来分析文中三个画线句子的的表达效果。首先明确三个句子的内涵,第一句“鸣沙山,我不是来看你,而是来听你”表现作者受鸣沙山声音感染而热烈向往之情;根据文本第六段中作者到沙山脚下,鸣沙的声音消失,“大漠寂寂,静谧的山谷中,万籁无声”,可知第二句“我惊异我惶惑,鸣沙山,我听不懂你”表现了作者听不见沙鸣的深深失望和不解;第七段作者意识到沙子既会歌唱,也能怒吼,是“人马践之”的沙子发出的呼喊,是沙子的尖叫和抗议,虽然没有听见如雷的鸣沙,但不等于这世上没有沙鸣,没有抗议,可见第三句“鸣沙山,这一刻,我似乎听懂了你”表现对鸣沙山鸣与不鸣的理解,以及对世人践踏的不满。三处画线句分布在文本开头、中间、较末的位置,贯穿全文,标示了本文情感发展的脉络,一步步推动情感向高潮发展,也使文章结构严谨。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题干要求“评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情感的意义”,那么考生首先要把握该文表现的情感,再分析它的意义。对散文的思想情感的把握。散文的最后一两段往往是作者情感抒发的段落,但情感的抒发又是建立在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的,因此,要准确把握文章后面作者的情感,必须和文章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文章从第二段到第五段写了文献中的、作者记忆中的鸣沙山,表明了自己对鸣沙山声音的情有独钟,文章第六段写作者似乎听到“一种如泣如诉的呻吟”,第七段写“那不是琴弦不是妙音,而是‘人马践之’的沙子发出的呼喊,是沙子的尖叫和抗议”,第九段“风能够把以往的一切全都删除,风过之处,真的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么?”一句反问表明作者认为即使风抹去一切,但人类对鸣沙山践踏的伤痕永在,表达了作者对鸣沙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痛心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当今社会有警醒的作用,作者希望自然环境遭破环这个问题能引起旅游者和有关部门的更多关注,人们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保护自然环境,这就是文章思想情感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第文后各题。

文 学 的 自 尊

陈占敏

①21世纪的小说,招数迭出,花样翻新,小说家们施出了浑身解数,要夺回日益失去的小说读者,中外小说家莫不如此。可是招数变来变去,花样翻来翻去,细看来不过还是那么几招,要么以新奇取胜,要么以刺激夺人,或者在情节内容上,或者在技术手法上。像石黑一雄那样,从容平静地写来,不玩招数,不弄玄虚,只是笔笔落实,平实展开,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啊!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作家的才华和功力,还有作家的自信和自尊。

②是的,很少有作家像石黑一雄那样,着力于表现人的自尊了。他最著名的长篇小说《长日留痕》(又译《残日》),写一个管家的自尊。从人物设置上,石黑一雄就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巨大的困难需要去克服。管家的身份,决定了要写出那份自尊是多么困难。父亲——管家,在司机刚好休假的时候,被招来开车,陪两位绅士外出。闲极无聊,两位绅士对车外出现的风景感到了腻烦,开始对父亲的“错误”肆无忌惮地嘲弄,以此来取乐。父亲恰如其分地既维护着个人尊严,又准备听任调遣地驾着车。两位绅士在对父亲口出恶言、极尽凌辱之事感到疲倦时,又开始议论攻击他们的东道主,也就是父亲的雇主,言词愈来愈低贱阴险。父亲忍无可忍,猛然刹住车,打开车后门,在离车门一两步远的地方站定,两眼紧紧地盯着车内。就这样过了一会儿,一位绅士问,我们不再继续旅行了吗?父亲不予回答,只是继续静静地站在那里。终于,一位绅士表示,他们刚才的谈话的确有点鲁莽,这再也不会发生了。就是这样,没有剑拔弩张,没有急风暴雨,没有咆哮,一切都是静静地进行,静静地较劲,连空气都是静静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中,蕴蓄着极大的张力,像一张弓拉满了,紧紧地绷着,“引而不发,跃如也”。

③对人的自尊的关注,贯穿着石黑一雄的大部分作品。这定然与石黑一雄的出身经历有关吧。他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随父亲到英国定居。他的出生地,那块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土地,在他稚幼的心灵中会不会留下伤痕?他需要怎样保持着一个外来人的自尊,才能够在异乡的土地上立足成长?石黑一雄的另一部长篇《远山淡影》里,要搬家随母亲远行的万里子,一定要带上她那些小猫,她一再申明自己的想法:“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可是你说过我可以留着它们”……就这样一再重复,一再申说。你可以说这是固执,这是执拗,可是这种固执、执拗,维护的又何尝不是一份自尊呢?石黑一雄似乎是在用同样的笔法,表现自尊。那种稍稍有点变化的重复的人物语言,是强调也是捍卫,执着地捍卫着人的自尊。当人固守一端的时候,还需要不断地变换什么花样吗?只有自信也是自尊的作家,才敢于这样平实地不动手段地陈述。

④石黑一雄太自信了,他自信得从容不迫,自信得旁若无人,他相信单凭从从容容的波澜不惊的叙述,就能达到好小说的极致。当然,他这样写法,会把追求热闹新奇的读者排斥掉,为他着迷的是另一部分有耐心、有修养、不浮不躁的读者。他这样写小说,回归的是文学本质:文学,这种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形式,它的美感,就是要靠静静的阅读才能获得的,而不是依赖刺激,不管是情节编造的刺激,还是手法玩弄的刺激。《长日留痕》中有一段文字,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石黑一雄小说的美学追求:“正是因为缺乏一目了然的刺激,或者奇观,才使我们的国土美丽得超凡脱俗。也正是那种静静的美丽,以及它显示出的那种严谨的感觉才是最贴切的。这片土地似乎了解自身的美丽所在,亦知道自身的宏大,它才感到无需去招摇。相对而言,在诸如非洲、美洲那样的地方所呈现的种种风情,毫无疑问会让人非常激动,然而我却肯定,由于那类风情过于不恰当地外露,反而会给实事求是的评论家留下稍逊一筹的印象。”这哪里是在说国土说景观呢?它分明就是在说小说,说文学。

⑤可惜的是,实事求是的评论家太少,所以,那类“风情不恰当地外露”的作品得到了更多的喝彩,那种不招摇的缺乏一目了然刺激的作品遭到了冷遇。对作家的考验于焉而至:你能够自信自己的宏大、超凡脱俗,一如既往地写下去吗?小说的自尊,文学的自尊,作家的自尊,需要坚定地捍卫了。

1.对第②段加点的“恰如其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自己的“错误”,所以父亲准备听任调遣地驾车。

B. 当自己的雇主被议论攻击,父亲忍无可忍,准备反抗。

C. 父亲猛然刹住车,在车门近处站定,两眼紧紧盯车内。

D. 父亲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直到绅士承认他们的错误。

2.第③段加点的“同样的笔法”指的是       

3.第③段画线处问句的作用是       

4.第④段引用《长日留痕》中的文字,用来证明好小说不招摇不追求刺激的观点。请具体分析这一材料是如何证明观点的。

5.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说石黑一雄的小说“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从本文看,这种“强大的情感力量”有哪些方面表现?请加以概括。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孔子重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          。辞多指说出来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

(1)言语就是辞命   (2)但他教学生却有这一科   (3)所以谦虚地说自己很难办到了

A. (2)(1)(3)

B. (1)(3)(2)

C. (3)(2)(1)

D. (3)(1)(2)

 

查看答案

“11.11”购物节小红总是买得停不下来,妈妈想用一句话点醒她,以下句子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C.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D. 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2)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12月30日,网友胡先生称自己看到了令人暖心的一幕:湘潭板塘农贸市场一名卖菜老人收到了一张百元假钞,天气非常冷,100多元她要卖很久的菜,不知所措的她急哭了。这时,一个路过的热心市民拿出一张真钞换给老人,并当场将假钞撕毁。

更让人温暖的是,胡先生将老人被骗的事转发后,得知此事的冈友慷既解囊,希望自己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在大家的帮助下,老人不仅没有遭受损失,还收到了热心网友捐赠的300元钱。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