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正式揭牌启动,该创新型...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近日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正式揭牌启动,该创新型平台项目将推动人才创新队伍及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B.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研制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相较动车组“和谐号”,总能耗下降了10%,列车阻力下降了7.5%,而整车使用寿命则提升到30年。

C. 国家相关部门近日严查“无证”及违规直播平台,超过3万多个直播间被关闭,还有一些小型直播平台也将被清退。

D. 武汉等地公共自行车正式退出“单车舞台”,是因为它们存在运行设备维护成本大、服务水平不足、运行效率低下等短板。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成分残缺,“人才创新队伍”后加“的建设”。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根据数据”或“数据显示”。C项,重复赘余,删除“超过”或“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笔锋犀利,力透纸背。鲁迅用文字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面目,鞭挞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②西樵山上的南海观音寺,规模浩大,香火鼎盛,慕名前来参拜的僧侣信徒很多,每逢法会更是香客如云,不绝如缕

③周末不妨与大自然展开一次心灵对话,到佛山美轮美奂的绿岛湖畔欣赏碧波荡漾,感受佛山城市升级带来的新变化。

④韩国以允许美国在其领土部署雷达监控范围可覆盖东北亚的萨德系统来防范朝鲜的核威慑,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⑤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可计日程功

⑥台风“天鸽”带来的强降雨,导致广东部分地区城市内涝。灾情严重,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紧急行动组织救灾。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苏轼在《赤壁赋》描写主客二人在宽阔江面任凭小船漂流的句子。

(2)杜牧的《阿房宫赋》里写阿房宫由于楼阁众多、高大,导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给

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佳客  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词人却迷于梦中,难以自拔。

B. 词人看到楼前柳色浓绿,推测出湖边春色一定很好,所以就想去湖边游览。为下片写游湖作铺垫。

C. 下片先写词人借酒消愁,虽有春燕飞来,但心中孤独仍无法扫除。这里以乐景村哀情,正面衬托。

D. 末两句,词人欣赏杏花时。心情稍好,谁知东风又带来乌云,天空变得阴起来,心情又趋低落。

E. 《思佳客》,意象鲜明,用典精当,用词精巧: 情感深厚,跌宕起伏,婉转有味,是一篇怀人佳

2.请你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词的下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孟頫(頫fǔ),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于右丞叶李上。御史中丞奏:“孟颜亡宋宗室,不宜侍左右。”钜夫日:“任人唯贤,乃陛下之盛德,此言将陷臣于不忠。”帝日:“然,彼何知!”命左右宣救逐之出。

二十七年,拜集贤直学士。是岁地震,北京尤甚。帝幸龙虎台,深忧之。召问集贤翰林两院官致灾之由。两院官畏桑哥,莫敢言。孟頫与平章阿刺浑撒里甚善,日: “今理算钱粮,民不聊生。地震之变,殆由于此。宜大赦天下,尽与蠲(juān) 除,庶几天变可弭。”阿刺浑撒里入奏,帝从之,草诏已俱。桑哥怒谓必非上意。孟頫曰:“凡钱根木征者,其人死亡已尽,何所从取?不及是时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丞相何以自解?”桑哥悟,乃日:“吾料不及此。”诏下,民大悦,成额手相庆。

中书参知政事贺胜以不通文字,请帝早简辅相。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诏孟頫出入宫门无禁,且谓孟頫曰:“朕年老,聪明有所不逮。大臣奏事,卿必与俱入。或欺罔,卿即为朕言之。”孟頫谢不对,后乃力请补

初,孟頫用程钜夫荐起家,后钜夫以翰林学士承皆致仕。孟頫代之,先往拜钜夫,而后入院,时人称为衣冠盛事。六年,谒告归。帝遗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不果行。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1.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B.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C.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D.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2.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文中,侍御史、右承、御史中丞、平章、中书参知玫事,官职名:“魏园公”,封号:“集贤院”,官署名。

B. 官员辞职归家,古代称“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C. 谥或谥号,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地方绅士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奖他。

D. 补外,京官外调。即赵孟頫请求外调地方做官。与“陈观,国子助教,力请补外,改除武昌府”,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赵孟頫聪明敏捷,才华横溢。读过的书马上就能背诵出来,他写文章倚马可待。元世祖一见到他就非常喜欢。

B. 赵孟頫心系百姓,敢于大胆进言,讲话艺术性强。他说服了桑哥,使免除灾后百姓钱粮负担的语书得以下达。

C. 赵孟頫出身心宋宗室,行事谨慎。元朝皇帝非常信任他,甚至要他和上奏的大臣一起进来,他恭谨地答应了。

D. 赵孟頫尊师有礼,不敢忘本。他被任为翰林学士后,井未得意忘形,而是先去自己的恩师程钜夫家拜访请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及是时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丞相何以自解?

(2)帝遣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不果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国藩传  朱东安

曾国藩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这与他父亲的教导有关。

其父曾麟书自知天分有限,没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儿子,可从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悟出一条真理:“有志者事竞成!”为此,曾国藩青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刻苦读书,百折不挠。

一天,曾国藩在家背书,可有一篇文章就是背不下来。这时有个贼正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准备等他背完睡觉后动手行窃。可曾国潘国一直背不下来,就不去睡觉。贼等不及了,跳起来大怒道:“你这个笨蛋,背了这么多遍还背不下来,我都听会了!”说完,那个贼果然背诵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还有一回,曾国藩和妹妹一起跟着父亲外出。父亲看到路边有棵“狗尾草”,马上出了一句上联:“狗尾草!”妹妹马上回答:“鸡冠花。”一会儿,他们经过一座桥,父亲又随口出一句上联:“观风桥。”兄妹俩都没有对出。三天后,曾国藩突然跑去对父亲说:“听月楼。”父亲一听,对儿子的执著大加赞赏。

为激励自己,曾国藩还给自己取了个号:涤生。

他在日记中是这样解释的: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涤生”就是“见善思齐,有过则改”的意思,可见曾国藩时刻不忘自己的远大志向。

后来他的父亲把他送到涟滨书院和岳麓书院学习。在名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曾国藩在学业上实飞猛进。1834年,曾国藩24岁,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这年冬天,曾国藩独自北上京城,参加次年春天的礼部会试,结果名落孙山。然而,进取不止的曾国藩依然高唱着“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

1836年参加恩科会试,曾国藩还是没有被录取,但他没有灰心,他相信自己还年轻,仍有机会。放榜后,曾国藩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南返。

会试虽然落榜,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做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知县易作梅,也是湘乡人,他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相识。在交谈中得知曾国藩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言谈举止中,易知县看出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无量。当曾国藩开口向易和县借钱做路费时,易作梅慷慨应允,借给曾国藩一百两银子,临别还给了他几两散银。

经过金陵时,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释手。一同价格,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但他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书买下来。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 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俭用,所费也很有限。这时已是初夏,随身所带的皮袍冬衣也穿不着了,干脆送去当了,勉强还可凑足回家的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

回家以后,父亲曾麟书得知他当了衣服借了账,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望着慈样的父亲,曾国藩暗暗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功夫不负有心人。1838年,曾国藩终于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国藩走完了自己的科举之路,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志向。

这位远居山村,出身寒素的偏强小伙子,从此由“田舍郎”一跃而进入了“天子堂”,实现了少年时代就立下的远大志向。此时的他感觉前途无限,便产生了一定要做一个屏藩国家的重臣的志向,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子城”改为“国藩”。就是“为国藩篱”的意思。从取号到改名,少年时代的理想又升华了。

(节选自《曾国藩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麟节天分有限,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严格要求曾国藩,希望他刻苦读书,百折不挠。

B. 曾国藩给自己取号“涤生”,希望自己如明代的袁了凡所说的那样,涤洗过去种种不足,做一个重生后的全新的自己。

C. 曾国藩第二次参加会试依然落榜,在他南返经过金陵时,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非常喜欢,就借钱把它买了下来。

D. 曾国藩把名字由“子城”改为“国藩”,希望成为一个屏藩国家的重臣,“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家出世理想扑面而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曾国藩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这与他父亲的教导有关。

B. 父亲出了一句上联:“狗尾草!”妹妹马上对:“鸡冠花。”曾国藩三天后才对了出来,说明他文才大不如妹妹。

C. 曾国藩第一次参加礼部会试,名落孙山后高唱着“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由此可以看出他很自傲。

D. 易作梅与曾国藩在睢宁一见如故,易知县看出曾国藩是个非凡之人,就借给他百两银子,并送了几两碎银。

3.文章在刻画传主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侧面描写在文中的运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