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量力而行与尽力而...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生活中总有某个老物件,让你记忆深刻,这其中就有动人的故事。请以“    的老物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人,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能拓宽人生的宽度。于是大多数人都明智的选择后者,暗暗立定自己的鸿鹄之志。然而,这只是一个开端,就像你在荒原里百无聊赖时得了一张通往远方城市的地图,你决定往那儿走,但路需由你自己开辟,前途未知 ——那地方你可能一时半会儿到不了,也可能永远也不能到达。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所人都载而归,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人毕竟是环境的产物,因而总要受到某些制约——无论是环境条件,还是自身的因素。当你所处的环境不容许你实现你的理想,或是你的自身条件不足时,你的理想将暂时不能实现,甚至理想将成为空想。有了这些限制性因素,好比是让你戴着脚铐来跳舞。能不能跳好这支舞,关键在于你是否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你所处的不断变换的每个环境中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你应该了解客观的环境条件——要知道,给你的是木材,你永远也制不出金雕工艺品,但你可以把他雕琢成八面玲珑的木雕艺术。当然,你还应该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如何在所处的环境中向目标迈进一步。在这样的量力而行,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之后,再做到尽力而为。 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一生换的职业很多,却因为他是力争上游,力争做最成本行业好的,结果鲜花和掌声就始终伴随着他。12岁时,他是一家纺织厂的工人。小小的他决心做全厂最出色的工人。他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最后,他成为了全厂最出色的工人。后来,命运又安排他当邮递员,他想的是怎样做全美最杰出的邮递员,他又成功了。安德鲁.卡耐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依据环境和自身的地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争做最好、塑造最佳的一生。他的座右铭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最好的自己,虽然不能保证一定会实现你的理想,但可以保证的是,不这样做,你一定不能实现你的理想。 赵括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却不知自己实际上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庸才。长平之战时,秦军将领白起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不顾实际环境,只会照搬照抄兵法的弱点,采取了诱敌入伏,分割包围的方法将赵军引入绝境。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我们也只有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争做到最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也只有做到最好,才会有机会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心境。所以,是工人的就要先做好工,是农民的就要先种好地,是军人的先当好兵,是做生意的,就先当一个最好的商人。即使,实现不了最初的梦想,我们也可以拍着胸膛说:虽然我还不是所用人中最好的,但我是最好的自己! 正如道格拉·拉赫在他的是中写的:“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是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让我们做一个自己满意的自己吧!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二选一的形式。第一题是命题作文,“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实事求是,凡事都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出发,不能好高骛远;尽力而为是一种态度,凡事都需要有尽力而为的心态,才能正确对待,取得成功。干事创业、改革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既要主动进取、尽力而为,又要尊重客观、量力而行。蛮干要不得,“宁走一步险,不走十步远”更要不得。事实上,在学习、生活中,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是重要的方法论。正因为此,我们可以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却始终不曾懈怠。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辅相成,如车之双轮。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是要在量力的基础上更尽力、更尽心。量力而行,也意味着实事求是,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事情,决不能脱离实际。尽力而为是超越的。 第二题是半命题作文,需要补全题目。考生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来思考,如“老物件”是什么?是村头的一棵树,小时候的一个玩具,老师的一次奖励,祖传的一件古董等。老物件有什么特点,如因为它给了我鼓励、关爱、希望等,可以从父母、师长的爱、思想行为、学习方面、校园生活等方面分析,面对“那老物件”要怎么办?努力奋进,向美向善,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等。一个老物件,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做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在遇到诱惑、遭受挫折的时候,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到最后成功。考生就可以从上述角度中选出一个来立意成文。因为是二选一的形式,考生注意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来写,以便提高得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80字。

①请给《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名著中的某一位作者,写一段话,表达你读完该作品后的感受。

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请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表看法。

③请以“致我的2018”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

①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

②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

记得早先少年时 / 大家诚诚恳恳 /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 长街黑暗无行人 /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 钥匙精美有样子 /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③行者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盈盈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

④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

⑤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在形而上的思索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乱世也见许多讲究。”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一些名篇,如《明天不散步》《哥伦比亚的倒影》,写得都异常,倒是《上海赋》,琐碎铺陈得淋漓尽致,算是能让人知晓许多上海旧事。”

⑥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

⑦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只是在读者圈中知晓。仅此而已。

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西栅有木心美术馆,都不引游人注目。我们在故居门口排队,蜂拥而过的游客会偶尔驻足问,这里边有什么好玩的?得到一个回答后,“哦”的一声,继续跟着导游的旗帜和小喇叭中的解说词远去了。

⑨“大家看门前的大狮子,传说王母娘娘……”总是如此。劣质的导游词不知道谁写就,所有的景点都充斥着虚假的传说。游人们心底没有神话,对传说也“哦”的一声,和导游彼此心照不宣,又继续赶点去了。

⑩木心美术馆里并没有传说。庶几近之的,或者也有。陈列在展柜中细如蚊蚋的狱中书简,让狱中岁月一如传说。美术馆兴建背后的师生情谊,见古礼古风一如传说。传说有时候就是这不能言说的历史吧,有时候就是遗失不再有的情怀吧。

我们在美术馆前面拍照,雪在栏杆上积得有些厚。朔风射眼,冻得南来的人瑟瑟地抖。步行的游客经过,也取个背景拍几张照,听说要再购票进入,追问一句:“木心是谁?”转身走了。

木心是谁?馆内还是有零星的介绍的,旧物如新,旧语如新,在展厅的光色声影中,拼凑起来,大抵如是。

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后求学于杭州、上海,少时受教于夏承熹。1946年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又转入杭州国立艺专,在林风眠门下学习中西绘画。四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生涯。后因言获罪,被捕入狱18个月,早期作品全部散失,在狱中用写自白书的纸和笔写出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1982年,前往美国,从此长居纽约。抵美之后,重新开始密集写作,作品发表于台湾的文学刊物,获得专刊、专访的待遇,并结集出版。从1986年到1999年,在台出版作品集十二种。2006年,他79岁,其作品集首次于大陆出版,也是这一年,他离开美国,回到了故乡乌镇定居。2011年,木心去世,从此转身也走不了了。

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会不会被如织的游人的目光洗去特质,最终如不远处的茅盾故居一般,成了导游嘴里一处乏善可陈的老房子?

木心的特质是什么?我曾经想,他的文字是荒原、雪域,越读越在阔大的平淡中觉出滋味。他的散文是当下散文界的一个异数。大量生僻字、典故,倾泻而下,文白相杂,新意迭出,会让不熟悉的读者晕头转向。童明曾评价:“木心的文字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意盎然,直接原因是他把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抑扬,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有时候,读到“花叶茜明、萧闲、葛蕊”这样的词语,会突然怔住,觉得自己落到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推门出去,却突然是古长安的街巷。

推门进去,却是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木心美术馆融合着现代建筑的干练和明快。走进去,沉浸,逐渐沉浸,彻底地沉浸。某条路的尽头,是一个有着落地大书柜的小图书馆,坐在阶梯上,目光尽处,枯山水一圈圈的涟漪仿佛年轮一圈圈。

图书馆里收藏木心阅读过的大量作品。听说,木心小时候是在其远房叔叔茅盾的书房中开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名著的。他的笔下,一会儿是琼美卡的小路,一会儿是哥伦比亚河边的倒影,一会儿是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又是盛唐的嘉峪关,欧风美雨,汉唐明月,衔接之处竟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没有丝毫觉得突兀,只剩下你的思绪跟着他做无尽的神游。

这种风格,在他的《文学回忆录》里也很明显。在他对文学史人物和作品的亦庄亦谐点评中,可以看到,木心真是一个调皮的老小孩。他说:“卡夫卡就像林黛玉,肺病,也焚稿,应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谈到哪吒,“哪吒是尼采的先驱,武功上的莫扎特,是永远的孤儿。”这哪里是文论者有过的论调?

美术馆里最多的自然是美术作品。那些画作,色彩和线条的想象中,会有一些粼粼的思乡的梦么?或者只是一个时间的过客的信马由缰?灰白的展厅墙上,一行行镌刻着木心的诗。那韵味,像一颗琥珀,闪烁着时光流逝的光芒。

“你这样吹过 / 清凉,柔和 / 再吹过来的 / 我知道不是你了”

他写五月,低吟声里没有一丝的呜咽,却在最后让人怅然若失。他写离人:“十五年前 / 阴凉的晨 / 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 / 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 / 与枕俱醒 / 觉得不是你 / 另一些人 / 扮演你入我梦中 / 哪有你,你这样好 / 哪有你这样你”

这些诗,是韦庄?晏殊?还是木心?思念的唯一,时空里头的荒凉,亘古以来的诗人各有意境,却有共同的悲凉。

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只看一个木心美术馆。

                                               (取材于吴合众的同名散文)

1.根据文意,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陈列(摆设)    B. 顾盼生姿(眉目传神)

C.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D. 精粹(精到)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中木心故居和木心博物馆不引人注目的根本原因是木心并不为大家所知晓。

B. 文章⑨⑩段中,作者对木心美术馆“传说”的解读和导游口中的传说是一致的。

C. 段的画线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木心诗歌的韵味在时光中悄然逝去。

D. 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形式相近,内容互相照应,给读者以回旋的韵律之美。

3.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全文,概括木心文字作品的特点。

5.文章第段中说,“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文章第段提到了“黛玉焚稿”,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黛玉的经典情节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黛玉和宝玉共读《西厢记》,“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表现了她与宝玉志趣相投的一面。

B. 黛玉葬花,一曲《葬花吟》,不仅表达了黛玉对落花的怜惜,更表达了她对自我命运的哀叹。

C. 黛玉咏菊夺魁,《咏菊》中“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暗含了她清高自守的品格。

D. 黛玉焚稿断情,是因为深恨宝玉甘愿娶宝钗,于是痛心烧掉诗帕。这是曹雪芹最为呕心之作。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苏轼在词中用“浮生一日凉”表达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劝慰自己顺应自然,乐天安命,不要疑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说“__________,感叹人生短暂,人与人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苏轼的《前赤壁赋》里有感叹人生之短暂、羡慕自然之永恒的句子,“________。《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朝而往,暮而归,____⑧ ”__,表达了随着时间季节不同,快乐也是没有穷尽的,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断山明”一句有远景有近景,远处树林尽头山峰明晰,近处有竹林掩墙。

B. “乱蝉衰草”一句用蝉、衰草和池塘三种意象,说明词人所处环境有点荒凉。

C. “杖藜徐步”勾勒出傍晚时分村旁的小道上,词人拄着藜杖徐徐漫步的画面。

D. “殷勤昨夜三更雨”用拟人手法说明天公毫无情义,故意在昨夜送来一场雨。

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写景巧妙,动静结合,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B.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  维《鸟鸣涧》

C.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D.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  卷《乡村四月》

3.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于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但是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却有些不同。请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官助赏罚论

苏辙

域中有三权:曰天,曰君,曰史官。圣人以此三权者制天下之是非,而使之更相助。

夫惟天之权而后能寿夭祸福天下之人,而使贤者无夭横穷困之灾,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之福。然而季次、原宪,古所谓贤人者也,伏于穷阎之下,布衣饘粥之不给。盗跖、庄蹻,横行于天下,食人之肝以为粮,而老死于牖下,不见兵革之祸。如此,是天之权有时而有所不及也。故人君用其赏罚之权于天道所不及之间,以助天为治。然而赏罚者,又岂能尽天下之是非!而赏罚之于一时,犹惧其不能明暴见于万世之下,故君举而属之于其臣,而名之曰“史官”。

盖史官之权,与天与君之权均,大抵三者更相助,以无遗天下之是非。故荀悦曰:“每于岁尽,举之尚书,以助赏罚。”夫史官之兴,其来矣。其最著者,在周曰佚,在鲁曰克,在齐曰南氏,在晋曰董狐,在楚曰倚相。观其为人,以其当时之所书,必有以助赏罚者。然而不获见其笔墨之所存,以不能尽其助治之意。独仲尼因鲁之史官左丘明而得其载籍,以作为《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虽其名为经,而其实史之尤大章明者也。故齐桓、晋文有功于王室,王赏之以侯伯之爵,征伐四国之权,而《春秋》又从而屡进之,此所以助乎赏之当于其功也。吴、楚、徐、越之僭,皆得罪于其君者也,而《春秋》又从而加之以斥绝摈弃不齿之辞,此所以助乎罚之当于其罪也。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

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当汉之时,号曰太史令,而其权在丞相之上。郡国计吏,上计于太史,而后以其副上于丞相、御史。夫惟知其权之可以助赏罚也,故尊显之。然则后之史官,可以忽哉!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之福              长寿

B. 犹惧其不能明暴见于万世之下            清楚

C. 夫史官之兴,其来矣                    高尚

D. 其当时之所书                        推测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是天之权有时而有所不及也         群聚而笑之

B. 所以助乎罚之当于其罪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C. 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

D. 可以忽哉                         吾还也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天下有三种权力可以互相帮助,这就是天权、君权和史官之权。

B. 天权不能对季次等贤者及盗跖等不贤者进行赏罚时,可以用君权来补充。

C. 《春秋》明白地记载了诸侯们的功过,因而使后世之人对周王室义愤不已。

D. 郡国统计官员先把情况报给太史令,然后把副本上报给丞相和御史大夫。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然而不获见其笔墨之所存,以不能尽其助治之意

②夫惟知其权之可以助赏罚也,故尊显之

5.下列对相关史书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是国别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以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记述当时的历史。

B. 《左氏春秋》是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这本书。

C. 《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辑,主要记述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D.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鲁迅先生曾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阅读全文和链接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链接材料: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①苏辙认为“史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②链接材料中,有两种人是孔子和左丘明以为“耻”的,请谈谈对你做人有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