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繁荣生长的新阶段和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繁荣生长的新阶段和上升的经济通道中。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在7%左右,而电影行业2014年增长超过36%,这与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普遍增强有关,如今电影成为居民消费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所所长刘汉文看来,中国电影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带给人们的是巨大的想象空间。其实,中国电影正在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世界电影格局的重要力量。

2014年6月,阿里巴巴完成对阿里影业的收购;7月,百度宣布成立爱奇艺影业公司;乐视、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的电影公司也相继成立。中国电影发展的现实表明,无论电影的生产营销模式还是消费模式,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烙印——京东、百度的各类电影众筹产品相继推出,众筹电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大圣归来》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对传统电影公司形成了冲击。面对电影市场生态的变化,传统电影亟待重新定位和策略调整,寻求与互联网合作或尝试多元化经营。

随着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尽管市场上涌现了一些口碑与票房双赢的“良心制作”,但总体来说,国产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艺术风格同质化严重、制作粗糙的通病。不少观众认为,在粉丝电影的时代,许多影片都属于因急功近利而堆砌元素的“快餐式作品”。从一些内容高度相似的青春片,到由热门综艺节目改编的电影,都是依靠原作的粉丝基础吸引了大量票房,却因没有优质的剧情支撑而引来骂声。

(摘编自鲁元珍《中国电影:大喜之虑》,2015年10月8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一)2009-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统计图

(二)2017年第2季度中国电影观众调查表

2017年Q2中国电影观众喜欢影片类型分布

2017年Q2中国电影观众喜欢电影片种分布

材料三:

五年来,全国银幕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银幕数量41179块,是2012年的2.14倍,超越美国成为了银幕拥有数最多的国家。2017年3月,我国银幕达到44489块,超过整个北美地区,成为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目前全国银幕数已接近4.8万块,稳居全球首位。

五年间,国产影片不断发力,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也在与进口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的抗衡中逐渐取得了主动权。2016年全国457.12亿的票房中,国产影片占据58.33%的市场份额,力压进口片。

自2012年以来,中国电影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导演、演员、电影技术人员等,在这批“中国电影新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股新鲜的风潮,不同类型风格的影片接连出现,让观众目不暇接。

2017年,刚刚过去不久的暑期档中,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一举拿下近56.8亿票房,从《美人鱼》手中接过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桂冠。票房并不能决定影片的一切,但是不得不承认,高票房的背后,是观众对国产影片认可度的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产业的孵化功能全面凸显,新导演、新编剧、新电影技术专家等全方位的电影人才不断涌现。这离不开电影行业内各种新人扶持计划(例如:电影剧本孵化计划、电影局选派数批青年电影人奔赴好莱坞培训等)的支持,也得益于不断拓展的市场促使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摘编自《“中国电影新力量”异军突起产业孵化多方面多层次人才》)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普遍增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已在人们消费支出中居于主要位置。

B. 阿里巴巴、百度、乐视以及优酷、土豆等互联网公司陆续进军影视业,互联网在为电影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电影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C. 由材料二可知,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新的高速增长期,9月初全国票房已经达到300亿元,超过了2014年全年票房的总和。

D. 从2012年到2017年间,我国电影银幕总数持续增长,2017年3月我国已成为全世界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拥有银幕数44489块。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当前我国的电影市场不仅为民众提供着精神文化食粮,而且还传播着中华优秀文化,这对世界电影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B. 在2017年第2季度中国电影观众喜欢的影片方面,进口片位居第一,超过国产片近4个百分点,而动作片成为电影观众最喜爱的类型,其次是喜剧片。

C. 我国电影发展与网络时代的联系日益密切,京东、百度成功推出的电影众筹产品《大圣归来》,表明众筹电影已进入人们的视野。

D. 目前我国银幕数超越美国而稳居全球首位,五年来国产影片在与进口片的抗衡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国产影片的票房收入已超越进口片。

E. 2017年暑期档中,导演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夺得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桂冠,从中可见观众对国产影片认可度的提高。

3.目前我国电影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才能促进电影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A 2.BE 3.①传统电影行业,应在互联网时代重新给自己定位和调整策略,寻求与互联网合作的最佳途径。②针对国产影片质量差等问题,应坚持内容为主、创意制胜,努力营造优秀的影视文化,提高影片质量和艺术水准。③近五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影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发挥“中国电影新力量”的作用,也需要加强行业内的各种 新人扶持计划并不断拓展市场,以促使产业的升级换代。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A项,“电影已在人们消费支出中居于主要位置”错误,文中是是提到“如今电影成为居民消费生活的重要部分”。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A项,“我国的电影市场不仅……,而且还传播着中华优秀文化,这对世界电影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错误,原文“中国电影正在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世界电影格局的重要力量”,“播中华优秀文化”和“影响世界电影格局”是并列关系,选项变为“因果关系”;C项,“京东、百度成功推出的电影众筹产品《大圣归来》,表明众筹电影已进入人们的视野”错误,原文“京东、百度的各类电影众筹产品相继推出,众筹电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选项以偏概全;D项,“五年来国产影片在与进口片的抗衡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错误,原文“也在与进口片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的抗衡中逐渐取得了主动权”。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面对电影市场生态的变化,传统电影亟待重新定位和策略调整,寻求与互联网合作或尝试多元化经营”概括第一点;根据“但总体来说,国产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艺术风格同质化严重、制作粗糙的通病”概括第二点;根据“这批‘中国电影新力量’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股新鲜的风潮,不同类型风格的影片接连出现,让观众目不暇接“概括第三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一片春光

葛水平

①一年中最值得记忆的喜庆是从秋收后的锣鼓家什开始的。倘若村庄里没有戏台,“不唯戏无以演,神无以奉,为一村之羞也”。一座戏台的出现可以让村庄的天空改变分量,戏台是村庄伸出的手臂。

②戏台,是一个村庄最重要的场所。在家族中,在村子里,戏台总是很显赫地坐落在村子中央。它每年一度的繁华,更是与四周简陋的房屋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很多很多的欢乐都让时间的浮尘,一下一下地拂淡了。走上戏台,我惊讶地发现,一些恍若锣鼓的家伙,一派高亢的梆子腔,都被封在它的木板和廊柱的木纹里了,一起风,咿呀呀似有回放。

③纵观戏曲的发展史,戏台总是与戏曲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戏曲萌生的北宋之前,尚为歌舞伎乐表演,这种表演只是画一块地方,撂地为场,由天性活跃的人在场地中央手舞足蹈。后来出现了露台,把艺人抬高,看个人展示自己。有史记载,这种舞台始于汉,普及于宋,到11世纪的北宋中叶,在北方的农村庙宇内开始出现了专供乐伎与贡品之用的建筑——舞亭。

④我始终不能忘记,阳光总是很鲜艳地照在戏台上,如后来舞台上的灯光。历史被搁到舞台上,人们开始娱乐历史,享乐历史,笑话历史。历史上帝王也有守不住江山的那一天,上天总会让他遭逢对手,于是就有各路英雄死在舞台上,死在锣鼓声里。看他们的人生曲曲折折,坐着,说笑着,看谁有能耐活到今天,天底下还是俺们老百姓有活头啊。看戏的人笑舞台上的人一生都过的是啥日子,心里受的是啥委屈,担的是啥惊慌。当热闹、喧哗过后,这时候,神也变得人性化了。于是,明白自己才是人世间最人性的神,是人操控着神的心力。

⑤戏台,拢着几千年中国的影子。纸上的东西对于老百姓来说总是不太踏实。一台戏,短促的热闹,闲月闹天的阶段,庄稼人看回头,看得情趣盎然那才叫好。这不,天才麻麻亮,汉子就扛着板凳占位置了。女人们傍晚等不及吃饭叽叽喳喳早已在戏台下闹开了,男人允许女人在唱戏期间放松几天。那样的时光,是村庄人潮喧闹的季节。

⑥四方步伴着梆子板眼敲打的节奏,一脸油彩似乎就穿行在了写实与象征的两重世界。人生如果是一场梦,演员演到极致便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前世。人不知舞台上萧何月下追韩信,为何要义无反顾?为何?刘邦说:“母死不能葬,乃无能也;寄居长亭,乞食漂母,乃无耻也;受胯下辱,一市皆笑,乃无勇也;仕楚三年,官止执戟,乃无用也!”有谁知,又有谁知?追来的人到最后落下一段唱:“到如今一统山河富贵安享,人头会把我诓,前功尽弃被困在未央,这才是敌国破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⑦那样的舞台上,那样的大英雄悲歌。

⑧我看见过山西省万荣县孤山脚下北宋石碑,碑上记录着民间集资建造的中国最早的戏曲舞台。北宋叫“舞亭”“乐楼”,在大都市汴京还被称作“勾栏”“瓦舍”。“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这是一幅来自民间旧戏台上的楹联,当今人想要和历史对话,能找到唯一的活物实际上就是舞台了。

⑨沁河岸边的古戏楼旧了,肉眼寻见它时,它已经失去了俗世快乐,它赤裸在天地间,我感到了悲伤。无人救我。只有那戏台上重檐歇山顶,正脊鸱尾艰难涌动直刺青天;只有那靠旗长枪,等待着大锣亮声好腾空远望。然而都安慰不了我,天地间只活跃着我的喘气声,我清醒地知道:修补是必须的,不修补就是毁灭,但往往修补就是另一种毁灭。一个注定与岁月无法抗衡的建筑,它生或者说它死,真希望有人多问几句!

⑩好在许多美好变成了戏剧财富,成为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徐策跑城,成为霸王别姬,成为杨门女将,成为贵妃醉酒,成为王宝钏守寒窑……于是,世界不再是奔跑速度而是一种慢下来的享受。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戏台坐落在整个村子的中央,它一年一度的繁华与周围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文章如此来写突出了戏台在中国传统农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B. 文章写“我”对记忆中戏台的独特认识及“我”走上戏台的感受,以第一人称视角行文,使表现的思想情感更为真实,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C. “男人允许女人在唱戏期间放松几天”一句,一方面表明唱戏是村庄人心中的大事,另一方面也隐含有对传统社会中存在的男权思想的不满。

D. 文中作者的感情与戏台紧密联系,其中既有对传统戏台的深深回忆与眷恋、对古戏台日渐破旧的悲伤,也有对美好事物以戏剧方式传承的欣慰。

2.文章第③段写到有关戏台的历史,第⑥段引用相关唱词,它们在文中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写作的对象是“戏台”,那么作者笔下的“戏台”具有哪些人文价值?请结合文章具体表述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涌现的文艺作品数量巨大,但佳作、力作不多,尤其是值得流传的经典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文艺创作的套路化倾向存在着一定关系。

“套路”一词再度流行,更多地指向一种实用主义倾向,携带着关于当前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些症候和信息。在此前提下所说的套路化写作,针对的就是一些创作者为了尽可能快速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从事低水平重复的创作风气。这种既无创作主体性可言,又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

套路化创作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创作题材跟风化,即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一旦某种题材大受欢迎,就一拥而上;二是创作模式低水平重复化,缺乏创新精神和原创意识的内容比比皆是;三是创作心理浮躁化,盲目迎合市场的行为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四是创作理念鄙俗化,创作者不把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寄寓在作品的精神内蕴上,而是寄托在所谓的娱乐明星、话题炒作等非本体的手段上。

套路化创作应和的是消费主义的逻辑,其特性是快餐性、流行性、多变性,因而一旦创作成为某种套路,恰恰也就是套路过时之日。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其在全球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无非两种类型,一是超级英雄片,一是合家欢动画片,一旦观众对这些套路了如指掌,就会被市场抛弃。此前上映的《变形金刚5》口碑和票房大不如前就是很好的例证。

文艺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套路化的。那些彪炳千古的伟大作品,诸如李白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无一不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这些作品构筑了人类思想史、艺术史上最为瑰丽多姿的七宝楼台。当然,套路化创作也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对于初涉创作的人来说,套路是学习前辈艺术家宝贵经验的有效手段。辩证地吸取套路中蕴藏的创作经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因经验不足而老走弯路的试错成本。

文艺是人写的、写人的、写给人看的,我们之所以需要欣赏文艺作品,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些可能的世界和可能的选择。作品在构造了一个艺术世界的同时,也往往构造出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而套路化创作显然会导致艺术世界的“同质化”,使得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日渐单一、浅薄。实际上,随着受众欣赏水平日益提高,具有极高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反而更容易获得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正在热映的《战狼2》就是极好的例子。其将主流价值的表达与类型化的探索进行有机融合,用高质量视听奇观和高强度叙事节奏完成中国精神之于全世界的形象化展示。因此,创作者要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超越前辈艺术家的勇气摆脱套路的束缚,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摘编自苏勇《套路化岂能横行市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套路化在近年来文艺创作中的流行,对经典作品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B. 套路化创作违背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使得作品缺失了创作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

C. 与其他影片相比,好莱坞电影虽然更具全球竞争力,但当观众对制作套路熟悉后,便会失去市场。

D. 文艺与人紧密相关,套路化创作中作品与人分离,导致人们体验世界的方式变得单一而浅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采用因果论证法,由现象到本质,提出了文章的论述对象——文艺创作的套路化问题。

B. 文章第三段从四个方面由浅人深地分析了套路化创作的表现,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C. 文章既论述了套路化的危害,也论及套路化的价值,并较为具体、深入地阐述了前者。

D. 文章列举《战狼2》与《变形金刚5》两部影片,从正反两方面对观点进行了有力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些文艺创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从事低水平重复创作,在社会上形成了套路化创作风气。

B. 李白的诗歌、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都遵守着文艺的基本精神,是反套路化的典范。

C. 热映的《战狼2》获得极好的口碑与市场,得益于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影片极高的艺术性。

D. 要创作优秀作品,创作者必须摆脱套路束缚,以超过前辈艺术家的主体意识和勇气投入创作之中。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生活中总有某个老物件,让你记忆深刻,这其中就有动人的故事。请以“    的老物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查看答案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80字。

①请给《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名著中的某一位作者,写一段话,表达你读完该作品后的感受。

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请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表看法。

③请以“致我的2018”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

①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

②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

记得早先少年时 / 大家诚诚恳恳 /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 长街黑暗无行人 /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 钥匙精美有样子 /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③行者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盈盈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

④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

⑤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在形而上的思索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乱世也见许多讲究。”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一些名篇,如《明天不散步》《哥伦比亚的倒影》,写得都异常,倒是《上海赋》,琐碎铺陈得淋漓尽致,算是能让人知晓许多上海旧事。”

⑥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

⑦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只是在读者圈中知晓。仅此而已。

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西栅有木心美术馆,都不引游人注目。我们在故居门口排队,蜂拥而过的游客会偶尔驻足问,这里边有什么好玩的?得到一个回答后,“哦”的一声,继续跟着导游的旗帜和小喇叭中的解说词远去了。

⑨“大家看门前的大狮子,传说王母娘娘……”总是如此。劣质的导游词不知道谁写就,所有的景点都充斥着虚假的传说。游人们心底没有神话,对传说也“哦”的一声,和导游彼此心照不宣,又继续赶点去了。

⑩木心美术馆里并没有传说。庶几近之的,或者也有。陈列在展柜中细如蚊蚋的狱中书简,让狱中岁月一如传说。美术馆兴建背后的师生情谊,见古礼古风一如传说。传说有时候就是这不能言说的历史吧,有时候就是遗失不再有的情怀吧。

我们在美术馆前面拍照,雪在栏杆上积得有些厚。朔风射眼,冻得南来的人瑟瑟地抖。步行的游客经过,也取个背景拍几张照,听说要再购票进入,追问一句:“木心是谁?”转身走了。

木心是谁?馆内还是有零星的介绍的,旧物如新,旧语如新,在展厅的光色声影中,拼凑起来,大抵如是。

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后求学于杭州、上海,少时受教于夏承熹。1946年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又转入杭州国立艺专,在林风眠门下学习中西绘画。四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生涯。后因言获罪,被捕入狱18个月,早期作品全部散失,在狱中用写自白书的纸和笔写出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1982年,前往美国,从此长居纽约。抵美之后,重新开始密集写作,作品发表于台湾的文学刊物,获得专刊、专访的待遇,并结集出版。从1986年到1999年,在台出版作品集十二种。2006年,他79岁,其作品集首次于大陆出版,也是这一年,他离开美国,回到了故乡乌镇定居。2011年,木心去世,从此转身也走不了了。

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会不会被如织的游人的目光洗去特质,最终如不远处的茅盾故居一般,成了导游嘴里一处乏善可陈的老房子?

木心的特质是什么?我曾经想,他的文字是荒原、雪域,越读越在阔大的平淡中觉出滋味。他的散文是当下散文界的一个异数。大量生僻字、典故,倾泻而下,文白相杂,新意迭出,会让不熟悉的读者晕头转向。童明曾评价:“木心的文字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意盎然,直接原因是他把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抑扬,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有时候,读到“花叶茜明、萧闲、葛蕊”这样的词语,会突然怔住,觉得自己落到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推门出去,却突然是古长安的街巷。

推门进去,却是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木心美术馆融合着现代建筑的干练和明快。走进去,沉浸,逐渐沉浸,彻底地沉浸。某条路的尽头,是一个有着落地大书柜的小图书馆,坐在阶梯上,目光尽处,枯山水一圈圈的涟漪仿佛年轮一圈圈。

图书馆里收藏木心阅读过的大量作品。听说,木心小时候是在其远房叔叔茅盾的书房中开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名著的。他的笔下,一会儿是琼美卡的小路,一会儿是哥伦比亚河边的倒影,一会儿是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又是盛唐的嘉峪关,欧风美雨,汉唐明月,衔接之处竟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没有丝毫觉得突兀,只剩下你的思绪跟着他做无尽的神游。

这种风格,在他的《文学回忆录》里也很明显。在他对文学史人物和作品的亦庄亦谐点评中,可以看到,木心真是一个调皮的老小孩。他说:“卡夫卡就像林黛玉,肺病,也焚稿,应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谈到哪吒,“哪吒是尼采的先驱,武功上的莫扎特,是永远的孤儿。”这哪里是文论者有过的论调?

美术馆里最多的自然是美术作品。那些画作,色彩和线条的想象中,会有一些粼粼的思乡的梦么?或者只是一个时间的过客的信马由缰?灰白的展厅墙上,一行行镌刻着木心的诗。那韵味,像一颗琥珀,闪烁着时光流逝的光芒。

“你这样吹过 / 清凉,柔和 / 再吹过来的 / 我知道不是你了”

他写五月,低吟声里没有一丝的呜咽,却在最后让人怅然若失。他写离人:“十五年前 / 阴凉的晨 / 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 / 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 / 与枕俱醒 / 觉得不是你 / 另一些人 / 扮演你入我梦中 / 哪有你,你这样好 / 哪有你这样你”

这些诗,是韦庄?晏殊?还是木心?思念的唯一,时空里头的荒凉,亘古以来的诗人各有意境,却有共同的悲凉。

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只看一个木心美术馆。

                                               (取材于吴合众的同名散文)

1.根据文意,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陈列(摆设)    B. 顾盼生姿(眉目传神)

C.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D. 精粹(精到)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中木心故居和木心博物馆不引人注目的根本原因是木心并不为大家所知晓。

B. 文章⑨⑩段中,作者对木心美术馆“传说”的解读和导游口中的传说是一致的。

C. 段的画线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木心诗歌的韵味在时光中悄然逝去。

D. 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形式相近,内容互相照应,给读者以回旋的韵律之美。

3.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4.请结合全文,概括木心文字作品的特点。

5.文章第段中说,“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文章第段提到了“黛玉焚稿”,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黛玉的经典情节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黛玉和宝玉共读《西厢记》,“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表现了她与宝玉志趣相投的一面。

B. 黛玉葬花,一曲《葬花吟》,不仅表达了黛玉对落花的怜惜,更表达了她对自我命运的哀叹。

C. 黛玉咏菊夺魁,《咏菊》中“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暗含了她清高自守的品格。

D. 黛玉焚稿断情,是因为深恨宝玉甘愿娶宝钗,于是痛心烧掉诗帕。这是曹雪芹最为呕心之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