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B. 李雪莲上访并不占理,王公道对她屡屡挡驾,反而亵渎了法律的尊严。

C. 十年前我们萍水相逢,未及倾诉衷肠就各奔东西,如今再会,真是久仰了。

D. 我斗胆向您提出心中的若干疑惑,其中不乏陋见,实属冒昧,见笑了。

 

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得体与否。考生应注意场合、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垂青”属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而句中说“我对你垂青”,对象不当。B项,“挡驾”属婉辞,谢绝来客访问;句中用在别人身上,不恰当。 C项,“久仰”是客套话,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句中“十年前”就见过,此处应为“久违”。D项,“斗胆”“陋见”“冒昧”“见笑”均为谦辞,使用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站在这位于雨林第三群落的空中走廊上,见谷两旁有望不断的古树,有数不清的佳木,有看不尽的名杉。____________________,置身此等仙境,我焉能不顿生偶然临险地,不信在人间的感觉!

昂首上观,雨林第四群落的伟岸乔木,仍是高难企及

耳畔有幽禽唱合,婉转清扬……

它们青幢碧盖,浓绿生云。

我仅能从它们亲吻蓝天的树冠的缝隙中,偶见几抹金亮的光束,如探照灯般地投射进来。

谷下有清溪湍湍,叮叮咚咚;

低头下望,雨林第二群落的树木,尽收眼底。

A. ⑥③①④②⑤    B. ①④③⑥②⑤

C. ①④⑥③⑤②    D. ⑥③⑤②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伊士曼看来,马可尼发明的机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方式,带给了整个人类文 明深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也正因为如此,1909 年,马可尼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B. 近日,在第一届浙江省技工院校创新创意大赛决赛中,舟山技师学院选送的“船舶电力拖 动直流电磁制动控制器”项目,在进入决赛的 26 个项目中得分第一,荣获省一等奖。该项目 有望解决海雾对电器元件的严重腐蚀。

C. 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在诗歌《礼物》当中所写到的:这是幸福的一天,我 漫步在花园,对于这个世界,我已一无所求。这是诗人惠赠给自己心灵的一份礼物。

D. 白居易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正是在自弄自罢中,他深入自己的精神 世界,忘记了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繁华与奢靡,其中表现声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阐释真正意义上的逍遥境界,天地万物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 。才能游于无穷,达到逍遥。

(3)《书愤》中表达了陆游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 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别元九后咏所怀

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悰:欢乐,乐趣。②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青门”。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有表现亲情、爱情的,也有表现友情的,感伤之外还可以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等。

B. 开篇写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同时也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

C.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两句紧承上几句的伤秋之情,写出了诗人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D. 友人问诗人“为何不相送”,而诗人以“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回答友人,寥寥数笔,勾勒出离别时的大致场景。

E. 最后四句写朋友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知心,知心人不在,心如空城般孤寂,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

2.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