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浙江省的选考模式中,三门选考科目考生有两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浙江省的选考模式中,三门选考科目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再加上外语,共计四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生”的风险。最初,高考改革的最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让真正有才华、有特色的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现在看来,新高考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尽管浙沪两地的新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因材施教,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国外许多知名私立中学被广泛采用。

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走班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开设所有的组合课程。上海的6选3模式有20种排列组合,而浙江的7选3模式更是达到了35种组合,但大部分学校能提供的课程组合模式仅有7到8种,条件差些的学校甚至更少。

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

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据调查,物理这门学科在浙沪新高考中就被许多同学“无情抛弃”了。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劣势而影响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教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利于考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洪文强调。

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他表示,减负也好、选考也好,新高考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但高中生要真正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节选自《科技日报》,有删减)

材料二:“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一年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

(节选自《新华社·网易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浙沪两地的新高考都完成得比较顺利,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理想大学的改革目的基本达到了。

B. “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很重。“新高考”不仅减轻了高考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C. “新高考”采取选考制度,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D. 新高考改革实行之后,浙沪两地的高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2.下列对材料中“新高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新高考”学生的高考成绩由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的统考成绩和自选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

B. 物理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学校和多数家长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影响。

C. 因为师资水平等的影响,“新高考”中,“走班制”最让人质疑。

D. 浙江的7选3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

E. 不管是减负,还是选考,在有关人士看来,新高考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从而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存在哪些问题?

 

1.B 2.CE 3.(1)“走班制”无法有效落实;(2)选考制度和个人兴趣、特长不匹配;(3)多样选择加重职业规划压力,学生负担加重。 【解析】 1.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B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错误,材料一倒数第二段原句是“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 2.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中‘新高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由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的统考成绩和自选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选项中漏了参考部分。B项,“物理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学校和多数家长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影响”有误,选项偷换主语,“学校”错,材料一第六段说“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主语是家长。D项,“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错误,从材料来看,这只是“出发点”,是愿景,不是事实。 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存在哪些问题”。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材料一第二段“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第五段“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第六段“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第七段“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约在百年前,1920年12月16日晚8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8.5,裂度12,死27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是日晚8时,忽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霎时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半个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100岁。

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却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用作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27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着青枝。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不仅概述了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生存环境的恶劣作铺垫。

B.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是为了增强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C. 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阳光暖暖地抚慰”“细雨轻轻地冲洗”则充满了生命的温暖。

D.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对遭受巨大创伤的古柳的同情。

2.文章第五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特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B.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C. 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D. 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B.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C. 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D. 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B.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宿构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

D. 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美国一位活了101岁的老奶奶,叫“摩西奶奶”,76岁开始绘画,80岁举办画展,轰动美国,享誉全球。摩西奶奶说:“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一个真正有追术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这三个人说的话,你认为哪一句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判断与选择。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信的开头部分,其中有四处用语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老师:

    您好!收到您冒昧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捡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没出不超过15个字。

西方古代很早就有关于抑郁症的记载,直到20世纪末,我们才有了百忧解这种神奇的抗抑郁药。___。著名的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即使是对严重的抑郁症患者,“行为—认知”心理疗法的功效都不啻于抗抑郁药。研究人员随机挑选了11个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分别采用抗抑郁药物和“行为—认知”疗法治疗,结果发现这两种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区别。___,“行为—认知”疗法被证明比抗抑郁药更为有效。因此,法国健康管理局也建议,抑郁障碍初期,在症状尚属轻微的时候,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