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

③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拨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鱼,吓你一跳。

④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账,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

⑤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⑥我是1946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38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⑦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激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提到西湖、大明湖、瘦西湖的目的则是衬托翠湖与昆明城的密切关系。

B. “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说明每个来到翠湖的人都会停下脚步,用自己的眼和心尽情地领略翠湖之美借以获得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超脱。

C. 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对翠湖的想念与对翠湖遭受人为破坏的丝丝担忧,并充满期望地祝愿翠湖能永远保持明爽安静。

D. 本文记人事、写风景,皆有情致,娓娓而谈,态度亲切,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沐春风,一股清纯之气潜潜袭来。

2.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3.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翠湖的变化持怎样的观点和态度。

 

1.B 2.①这段文字极写了翠湖的鱼的多、美、自由,对夜晚鱼儿跃出水面的描写,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和人与环境的和谐。②表现了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和对翠湖的喜爱。③为后文抒发对翠湖的怀念做了交代。 3.①作者对在翠湖边举办迎合猎奇心理的、庸俗的、与翠湖的气质相冲突的“蛇展”表示出忧虑,担心翠湖失去了宁静与和谐,对这种短视与浅薄的行为,提出委婉的批评。②作者并不拒绝与市民生活、当地风俗紧密联系,与翠湖的气质相得益彰的热闹。③作者希望翠湖能恢复以往的明爽安静,继续为昆明人民服务。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A项考核情节作用,B项考核含义,C项考核文章情感,D项考核语言风格,其中B项,只是精神得到放松与慰藉,并非每个人都会停下脚步来欣赏。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核赏析句子,答题时注意明确句子的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首先答出句子的句子的内容“极写了翠湖的鱼的多、美、自由”,通过写“鱼的动”反衬“环境的幽静”,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效果是写出人与环境的和谐,表现了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和对翠湖的喜爱。从结构上看,后文写对翠湖的怀念,此句为后文的这一情节做铺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源自于西方国家日常语言教学和写作教学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这种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提出的,其核心是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完成语言交际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这种教学法,根据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互相影响把任务分成五类:拼板式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信息拼成一个整体;信息式任务,给两个或两组学生有互补作用的信息,为了完成交际任务,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解决问题式任务,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决定式任务,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局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调和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进行论述;交换意见式任务,学生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国内一些学者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驱动”一词,用于作文教学。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开明确提出了2015年高考作文的两道题目均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并对其概念做出阐释:“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如今年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他认为,在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能“较好地解决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阐释型作文收缩性之间的矛盾”,是在承继材料作文“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对比,“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具有特殊性。首先,材料的内容思想紧扣“主旋律”。正如张开所说:“作文试题凸显考试对人才培养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其次,材料具有真实性的特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的寓言故事、名言警句、诗词歌曲、图片漫画等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真实性暗含了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命题意图。第三,材料的价值取向具有多元性。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表现在:材料往往具有争议性,争议性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关涉的人物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或几类人,这就保证“任务”的指向有多选择;命题者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这样的材料,能保证考生选择感受最为深刻的一点写作。同时,考生要把握好典型人物的特点和特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立意的主旋律,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穿靴戴帽”、空发议论。在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可从反面针砭时弊,揭露社会上存在的某些消极落后现象,在对比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节选自《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要求学生语言交际时完成核心任务。

B.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中,学生的表达根据任务的指向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方式。

C. 把任务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有针对地参与讨论、交换意见,但无须达成一致。

D. 国内一些学者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直接引入作文教学中,拓展教学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绕“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一核心概念,文章论述这一概念产生的历史沿革。

B.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细化为五种任务类型,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侧重点进行比较。

C. 文章援引专家的权威说法,例证确凿,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转向进行诠释。

D. 本文逐层论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特点,强调其相对传统作文材料的改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创设出相对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B.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关注社会热点,突出育人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任务驱动型指令避免套作、宿构等行文方式,弥补传统材料空间大、立意多元的缺陷。

D. 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但命题者本身对材料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查看答案

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你的个性是什么?你的爱好有哪些?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引起过你什么样的回忆?是幸福还是伤感,是快乐还是忧伤?

请以“这就是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出你的个性,可以写你的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一个故事。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茶叶,与中华符号“茶马古道”息惠相关。随着文成公主和亲,唐蕃古道开通,茶文化传入了吐蕃,饮茶迅速在吐蕃地区传播开来。但是酷寒的高原气候,__,只能依赖于中原入藏。在以马匹作为主要动力的年代,中原地区主要为农区,不产马匹,__,这种出产的互补性使汉藏两个民族走到了一起。于是,“茶马互市”产生了,__。这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来的艰辛之路。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艾斯梅拉达爱上了外貌英俊的弗比斯,他们在夜里幽会。妒火中烧的克洛德用尖刀刺伤了弗比斯,然后跳窗而逃。(《巴黎圣母院》)

B. 伽西莫多是圣母院的敲钟人,外形奇丑,心地善良。他因副主教克洛德对他的养育之恩而极其感激。在受刑时对爱斯梅拉达的送水感动不已。他勇劫法场,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悉心照顾,并深深爱上了她。最后他被邪恶的克洛德杀死,临死前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逃入山洞。他是理想化的人物,作者在他身上倾注了人道主义精神。(《巴黎圣母院》)

C. 觉慧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囚禁在家,闲逛时在梅林里碰见了奉太太之命来摘梅花的鸣凤,觉慧告诉鸣凤,将来一定要娶她。鸣凤凄然地说,她害怕梦做得太好不会长。(《家》)

D. 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并被关在家里……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也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家》)

E. 爱斯梅拉达跟随着从圣母院后门溜出后,弗罗洛见她还是不从,就把她寄在居第尔处,自己去叫官兵,居第尔与爱斯梅拉达母女相认,居第尔竭力帮助她逃跑。(《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不仅以超5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多日牢牢占据单日票房榜首。

B. 海上救生训练主要是针对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溅落海上开展的,旨在提高航天员海上自主出舱、生存和救援技能,磨炼航天员意志品质。

C. 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经历了近一年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加入,行业监管趋严,我国的网络直播行业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D. 近年来,药品不良事件和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这是由于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性导致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