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好生活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丈明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艺工作者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21世纪的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议题接轨,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表示自我封闭,“需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以此来互补互促、互相提高,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材料二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汉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2017年9月起,经过全国专家编写、评审、审读,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的“部编本”语文教材将在全国使用。先认字再学拼音是这部教材的重点,也是争论较多的改革。这样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拿来主义”盛行,在语丈教学中,受汉字“难学”、“落后”等主张的干扰和影响,一反两千余年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文教学不再以教识汉字为起点和基石。这种做法,不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和对学习的心理预期,容易让儿童养成不认真写汉字、随便写错别字的不良习惯;不利于中华民族年轻一代养成规范书写汉字的严肃态度、对于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也有某种消极作用。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文化“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表示:“要的就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让他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点亮文化自信之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先识字,后拼音”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

(3)很多汉字是象形表意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请你任意选择两个汉字,解读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①要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②要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既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③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要对中华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赋予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果(或答“坚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客体的复杂多变都会限制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编写者对汉字教学也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儿童有其特殊的认知规律,汉字教学、教材编写是复杂系统的工程;其承载的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识字,后拼音”的编排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而是对汉字教学多次反复认识的表现。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先识字,后拼音”的编排是人们对儿童认知规律、汉字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的结果。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示例1:“恕”,如心,如同自己之心,用自己之心去体会他人之心,这是“恕”的本意。表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 示例2:“人”,一撇一捺。“人”字像两条腿,撑着一截正直的脊梁,撑着一颗向上的头颅,昂然挺立于天地间,中华儿女顶天立地。 【解析】本题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组织三个设问,检测学生对文化和哲学知识的掌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 设问一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该如何点亮文化自信之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好生活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说明要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明要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既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艺工作者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说明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21世纪的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议题接轨,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说明要对中华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念,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赋予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表示自我封闭,“需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以此来互补互促、互相提高,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说明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设问二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先识字,后拼音”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考查哲学认识论的知识,通过分析材料及问题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客体的复杂多变都会限制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故“先识字,后拼音”的编排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先识字,后拼音”的编排是人们对儿童认知规律、汉字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的结果所以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设问三要求任意选择两个汉字,解读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本题是开放型试题,选取两个汉字解读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不好做,群众办事难、服务效率低。山西省孝义市东庄村在建章立制上大做文章,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积极为大家服好务。村“两委”班子积极搭建平台,找准工作切入点,通过平台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引鸟进山、放水养鱼”策略,带领村民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村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把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第一要务,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使产业发展,群众增收,逐步过上了好日子。

东庄村坚持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根本,积极探索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实践,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应如何更好发挥乡村治理主体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的说法。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结合国家部署,我省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新路子。

在现在的山东农村,许多市民到农村长期租用闲置农房和农地,或用于假期休闲,或用于退休养老,甚至有学者在农村开办文化书院;不少已经走出乡村的能人又回到家乡创办实业;带领当地农民创业致富;一批优秀企业农村投资、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创建生态农业园,系列工程既带动了周边餐饮业发展和农副产品销售。又吸纳了众多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就业,打造了一批特色美丽乡村。

打赢脱贫攻坚战,山东态度坚定、步伐稳健,必将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山东的做法对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并说明系列工程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战的。

 

查看答案

漫画《圆规与人生》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主要有

 

①人生价值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展现出来

②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推动社会和自我的发展

③必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的实现

④明确主观愿望与现实结果之间存在着一致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随着中国经济的壮大成熟,中美之间的竞争加剧,但竞争加剧并不意味着合作减少。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是两国关系的常态。这说明

①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矛盾双方在统一中对立,在对立中统一

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三步走”的目标任务体现的哲理是

①实践是客观物质自身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要坚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

④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