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宪法修改一般经过党内程序、人大程序和人民参与程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宪法修改一般经过党内程序、人大程序和人民参与程序。2017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中共中央修宪建议草案稿。随后,谊草案在党内外反复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中共中央的建议. 2018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经常委会审议和表决,决定将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后高票通过.

结合材料,说明本次修宪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

 

中共中央提出修宪建议,体现了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修宪建议交全国人大审议,遵循了法定程序,坚持了依法执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修改宪法的权力。修宪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凝聚社会共识,发扬了人民民主,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本次修宪过程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解析】本题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启动宪法修改工作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本次修宪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对材料中党内程序、人大程序和人民参与程序进行充分解读,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即党中央提出修宪建议,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全国人大对修宪草案进行审议体现了人大的职权;修宪建议广泛征求意见,凝聚社会共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最后,说明宪法修改的过程坚持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了“国家账本”。2018年我国政府将加大财政支出规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聚力增效”。全年用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地方专项债券比上年增加5500亿元;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比上年增加200亿元;中央财政共安排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比上年增加64.6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490元。

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意义。

 

查看答案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①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们对幸福人生的评价往往因人而异

⑧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能获得幸福人生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 “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都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A. “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 “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矛盾普遍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查看答案

20181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该成果将有利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这表明

①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③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④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取代传统的人力。在很多领域,人工智能的能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大脑功 能,未来世界将更加智能化。这说明

①人工智能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②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的思维,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

③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积极能动的人为联系

④人工智能能够延伸人的认识器官,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