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泰安)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g,水的质量是______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______g. |
|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到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他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作出了两种猜想(猜想①和猜想②).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③:溶质为______. (2)根据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盐酸?______,理由是______. (3)当______和______恰好完全反应时,猜想①成立. (4)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
|||||||
(1)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 ③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2)现有A贮气瓶中的混合气体(主要有CO,内含少量CO2),以A中混合气为原料制备纯净干燥的CO去还原CuO,并验证反应产物.根据图装置回答: ①请用字母标号表示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 A______;C______. ②C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③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
|
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2O3及不溶性杂质)是生产硫酸的工业废渣,其综合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现实意义.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硫酸亚铁的实验流程如下: (1)写出还原剂(C)还原硫铁矿烧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Fe+3CO2↑ |
|
A、B、C、D、E、X、Y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E是一种钠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2)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
(2007•镇江)小华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右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1)提出假设:假设1:该溶液可能是______.假设2:该溶液可能是H2SO4溶液. (2)设计实验方案;基于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不必写出) (3)实验过程
|
|||||||||||||||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l~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______(填元素符号). (2)l~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______、Be、Mg(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
|||||||||||||||||||||||||||||||||||||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3)下表是10g水在不同温度下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
|
|||||||||||
按要求完成以下化学方程式: (1)Cu(NO3)2和Ba(OH)2溶液混合:. (2)有铜生成的置换反应:. (3)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水和二氧化碳:. |
|
央视正在热播的“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广告中有如下画面: [情景描述]两个玻璃杯中分别盛有两种水样,其中一只盛“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另一只盛其他的水.水样中分别浸有pH试纸后,一杯呈现淡橘黄色(弱酸性),一杯呈现淡绿色(弱碱性),广告提示大家:弱碱性的水对人体健康有利.请你回答: (1)常温时,“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pH约为. A.4 B.5.6 C.7.3 D.14 (2)小茜同学看了图示中测定水样pH的方法后指出:这种测定方法是错误的,请你说出错在哪里?. (3)请你判断:从(1)中选出的结果能用一般的pH试纸测出的吗?(填“能”或“不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