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辽宁鞍山,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
|
(2010·辽宁鞍山,1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 ℃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 (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
|
(10,娄底21)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26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7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28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29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
|
(10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2℃时,100g水中溶解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
|
(2010·遵义,9) t1 ℃ 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 .7% C.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
|
|
(2010·山东莱芜,9)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 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 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
(10菏泽7)、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三种物质中a的溶解度最大 B.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要从b溶液中得到b,只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
【10桂林24.】t℃时,向10 g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a -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 -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 -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 -溶解度,b-溶剂质量
|
|
(10龙岩市10).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
(10连云港18)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 D. t3℃时,甲、乙两物质各20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