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大动力技术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工业生产的面貌,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文明带来深刻的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望尘莫及的。 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少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汽车和电力。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1)阅读材料一,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其中两个发明及其发明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政治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表格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4)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的变化,导致国际关系大变动,请举两例进行说明。
|
|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 (3)对比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
|
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 A. 蒸汽机的改良 B. 火车的诞生 C. 内燃机的应用 D. 珍妮机的发明
|
|
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①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 ②发明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 ③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 A. 零项 B. 一项 C. 两项 D. 三项
|
|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②《开罗宣言》的发表 ③《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
|
近现代以来,美日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变化过程。对如下图两幅图片所反映的美日关系,解读正确的是: A. 日本遭受美国侵略后,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B. 日本为打破华盛顿体系,偷袭美国珍珠港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迅速崛起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加紧对日本进行技术输出
|
|
下列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理解,错误的说法是 A.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 B.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有相当的生命力 C.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时间非常短暂,表明它不太适合当时的国情 D.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借鉴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理念
|
|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 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 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 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
|
前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到:“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国歌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 B. 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C.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 D. 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
|
《列宁在十月》是欧洲电影发展史上一部有较大影响的故事片,它展现的情节有 A. “宪章运动” B. 《共产党宣言》发行 C. 巴黎公社革命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