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小邮票,大舞台)

材料一:如图

(1)《杏坛讲学》表现了孔子教育上的成就,请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成就。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请说出其中的两点。

(2)《道德与伦理价值——道》是为纪念老子而发行的邮票。请你为邮票配上正确的文字注释。

(看新闻,学历史)

材料二: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3)这一时期除了“儒家、法家、道家”还有哪一重要学派?说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4)当时的“天下大势”是什么?哪家学派的主张符合这一大势?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

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耕种和纺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从事工商业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贵族没有军功,不能享受世袭特权;……集中小乡镇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管理,共三十一个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变法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哪一项措施?最受旧贵族反对的是哪项措施?对后世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3)结合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商鞅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下面就让我们探究一下夏、商、西周发展历程吧!

(1)请你把表格中对应的知识补充完整。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暴君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A

西周

B

C

周幽王

 

 

(2)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天子适诸侯(到诸侯国视察),日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汇报管理诸侯国的情况),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无非特殊事情)…一不朝则贬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3)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从中可以看出,诸侯有什么义务?

 

 

最终推翻秦朝的是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

B.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马陵之战

 

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投资环境的问题。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加强思想控制

D. 打击分裂势力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

A. 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 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 儒家思想的影响

D. 秦、汉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易中天在《帝王的终结》一文中这样描述道:“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统一货币、度量衡         B. 统一文字

C. 焚书坑儒    D. 建立了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世袭制

 

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3294/46130) 首页 上一页 13289 13290 13291 13292 13293 13294 13295 13296 13297 13298 13299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