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某一远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复原而成的头像。此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和文字,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厌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汉书食货志》

(2)依据材料二,为什么贾谊上书汉文帝提出“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3)依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当时社会生产现象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2)材料二反映“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在实施商鞅变法后对秦国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具有先进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汉族劳动人民,和具有汉族封建传统文化修养的汉族士人的流入,壮大了拓跋氏的政权实力。拓跋珪建国后,开始重视和发展农业经济,农业在北魏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威为北魏统治的重要杜会经济基础;他还提倡儒学,任用汉族人为官吏……这为北魏政权統一北方莫定了基础。

——摘编自内蒙古鸟兰察布市文化研究促进会《乌兰察布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为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的因素。

材料四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統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使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四,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读图拓展题

(1)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指出①②③中代表魏政权的是哪一个?

(2)下图是成都武侯祠一副著名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其内容折射出三国时期一位政治家治国和作战的指导思想。这位政治家是谁?

(3)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英雄辈出,留给后世许多经典历史故事。请你在“草船借箭”和“三顾茅庐“中任选一个,讲述一个成语故事。

 

请按顺序制作一个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古代历史朝代更替简表(每个王朝开始的时间和名称)

 

 

(题文)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商鞅变法一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罢黜百家”一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3世纪初期

B. 公元前3世纪末期

C. 公元前2世纪初期

D. 公元前2世纪末期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某同学对这段历史特别有兴趣想要收集更多的史料你给他的建议是

A. 看《三国演义》的影视作品

B. 看《三国演义》的小说

C. 查阅史书《三国志》

D. 听长辈讲三国故事

 

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A. 柳公权    B. 米芾    C. 赵孟頫    D. 王羲之

 

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李时珍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3335/46130) 首页 上一页 13330 13331 13332 13333 13334 13335 13336 13337 13338 13339 13340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