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B. 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D. 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下边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裁撤中书省等,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

A. 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 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题文)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以下表格为某同学归纳的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内容。据此可知,该时期是

时期

特点

 

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③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 秦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清朝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      )

A.  B.

C.  D.

 

“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这段材料谈论的是哪一选官制度的弊端: (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加速了两岸城市发展    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盘、诸葛直率甲上万人,择海至夹洲这尼文献中有关大陆与释青交超的最早记录。这一年应处于

A. 公元2世纪前期

B. 公元2世纪后期

C. 公元3世纪前期

D. 公元3世纪后期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3767/46130) 首页 上一页 13762 13763 13764 13765 13766 13767 13768 13769 13770 13771 13772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