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一份描述重庆大轰炸后状况的报纸摘要,这表明了抗日战争胜利主要原因是( )
有许多难民,即使是平时不关心国事的这一次经过敌机狂炸的教训后,他们都自发的要求做救亡工作,甚至有许多儿童,他们曾向孩子剧团要求参加服务工作,也有不愿再随父母逃亡到乡下,要求进保育院去受战时教育的
A.广大社会青年的积极响应 B.海外华侨华人的积极参与 C.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 D.政府抗日救亡教育的开展
|
|
“他(毛泽东)当选为这次全国党代会的筹备委员会主席……1945年这次会议召开,……他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书记处和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另外,他的思想被接受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
|
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该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A. 得道多县,失道寡助 B.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C.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D. 地大物博,中国必胜
|
|
“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炮火连天震山川,打得那鬼子心胆寒,消灭那鬼子千千万,胜利的捷报到处传。”这是1940年晋冀豫区党委宣传部印发的一首民歌,这首民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
|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和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以及派遣武工队等多种有效的歼敌方法,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和反“蚕食”斗争,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这说明了( ) A.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B.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扫荡”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C.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国各政党共同抗敌 D.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
|
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
|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如图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辽沈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战役 D.百团大战
|
|
(2020原创)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指出:“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一般所认为不能保持一日之地,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说明淞沪会战( ) A.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看法 B.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意志和信念 C.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化 D.扭转了战争的战略态势
|
|
《拉贝日记》(1937年12月14日)中记录到:“开车经过市区,我们才晓得破坏的巨大程度。车子每经一二百米就会压过尸首,那些都是平民的尸首。我检查过,子弹是从背后射进去的,很可能是老百姓在逃跑时从后面被打死的。”这记录的是( ) A. 旅顺大屠杀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
|
某诗刊征集纪念诗稿,一首题为“□□□□”的诗写道:“卢沟桥上月如血,北平城下露红缨。情知此战身必死,无忧但将祭英灵。愿得千秋万岁后,人间从此真太平。慷慨悲壮君莫辞,国家有难义先行。”“□□□□”应是( )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