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与西域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材料三: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么事情?

(2)“骞凿空”为材料二中“这条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这条道路”被称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条道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地位。

(3)材料三出自东汉明帝时西域都护班超之口西域都护有何职责?西域都护的设立说明了什么?简要叙述一下班超为管理西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这一理论属哪家学派?

(2)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写出其中三点即可)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一、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写出其起止时间及意义。

 

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 祖冲之—《女史箴图》    B.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司马迁—《史记》    D.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下图中展示的是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朝代更替如果请你对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进行描述,你会说(      )

 

A.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民族交往与民族交融    D.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某校七年级(1)班的元姓同学对自己的姓氏产生了兴趣,在上网查询时发现历史上曾有将拓跋氏改为元姓的做法。请问这一改变发生在(       )

A. 秦始皇大一统时期

B. 商鞅变法时期

C. 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D.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

 

西晋统治腐朽,奢侈风气盛行。在位的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统治集团内部又发生争夺皇位的八王之乱,既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内迁的少数民族也不断反抗西晋的压迫,于316年灭亡了西晋。这段话充分说明了(      )

A. 西晋灭亡的原因

B. 西晋统治时间短暂

C. 西晋社会的混乱

D. 西晋的民族矛盾

 

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有误的是(      )

①屏风上画有《洛神赋图》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

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纸质书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哪位人物改进了造纸术(       )

A. 蔡伦    B. 司马迁    C. 贾思勰    D. 祖冲之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下列史实与东汉无关的是(      )

A. 光武帝统治后期,出现“光武中兴”

B.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C.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

D. 人们开始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

 

下列有关丝绸之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东起长安,西达欧洲

B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C长城的修筑阻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5572/46130) 首页 上一页 15567 15568 15569 15570 15571 15572 15573 15574 15575 15576 1557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