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分清“史实”和“史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英军占领香港岛 D.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现在驱使百姓回到农业上去,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使全国老百姓各人依靠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工商业者和无业游民也都回去走向田间,那么积蓄充足,人们也就乐意在那里定居下来了。)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秦代法律规定,罪人的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和子女都要连坐,重的处死,轻的没入为官奴婢,文帝明令废止。秦代有黥(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劓(割鼻子)、刖(砍脚)、宫(阉割)四种肉刑。汉文帝下诏废除黥,劓、刖,改用笞刑(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臀部或腿部)代替。 材料三:汉文帝曾经想做一个露台,预算报上来,需要百金,他便放弃了这一想法。他说:“百金相当于中产人家十家的财产总和了,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常觉得羞耻,怎么能花百金建露台。” 材料四:(景帝后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汉书•食货志》 (1)分析材料一,归纳贾谊向汉文帝建议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文景时期的哪些做法? (3)材料三反映了汉文帝提倡何种理念? (4)材料四反映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治世?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帝曰:“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帝“指的是谁?他提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帝”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
|
||||||||||||||||||
小明和小东两位对历史可感兴趣啦,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下而是他俩的一段对话,请根据你学到的知识,为他俩的对话进行诊断,如果发现问题,请你指出并说明原因。 小明:“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宝鸡是‘炎帝故里’。炎帝尝百草、创医术,还发明了文字。” 小东:“宝鸡还是‘青铜器之乡’,我去过青铜器博物馆,那珍藏了许多我们宝鸡出土的青铜器,其中就有著名的大型青铜立人像。” 小明:“春秋战国 那会儿,国家四分五裂,仗打得可热闹了,马陵之战、巨鹿之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小东:“这我知道,后 来还是秦王赢政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天下。他还派人修筑了西起陇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抵御匈奴。” 小明:“那你最喜欢哪一位三国人物?” 小东:“当然是曹操了,他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统一了黄河流城呢!”
|
|
把曹魏、北魏、西晋、前秦等几个政权归属同一类的标准是 A. 都由少数民族建立 B. 都曾统一过北方 C. 都定都洛阳 D. 都实行过改革并取得成功
|
|
周杰伦有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苏轼
|
|
如下图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 ) A. 主持修建了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B. 编著了《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C. 编写了我国古代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 D. 编写了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
|
|
成语典故“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
|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
|
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A. B. C.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