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4 至 16 世纪西欧生产动力和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使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进步,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物质基础。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 至 16 世纪西欧广泛应用的先进生产工具是什么?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l8 世纪 60 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枝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看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新时代。 (2)材料二中的机器、轮船、火车使用的是哪一种动力机器? 材料三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新的发明纷纷涌现。 (3)19 世纪 60、70 年代,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这标志着电力实际被开发和利用。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者分别是谁?发现远距离送电法的是谁? 材料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德国为主,至 19 世纪后期到 20 世纪初,美、德后来居上, 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德国居第二位。 (4)20 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力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两大对抗军事政治集团。这两大对抗军事政治集团名称叫什么?
|
|
人类社会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进步,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当今中国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社会,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是谋求大多数人幸福生活的社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3)中、俄两国在建立人民当家作主政权过程中,都要结合本国国情,创造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请列出两国正确革命道路的名称或创造者
|
|
学完世界近代史,回顾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你能感悟到:革命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等。请用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当日本 19 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标志着哪两场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 (2)材料二反映俄国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历史上称为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三所涉及的两场改革的性质是什么?以上三则材料涉及的改革或革命给这四个国家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5)第一个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文献是什么? (6)确立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联邦共和体制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
|
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开辟了殖民道路 B.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C. 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 D. 引起了世界工人运动
|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美国南北战争 ②1861 年改革 ③法国大革命 ④日本明治维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发出了攻占冬宫的信号。经过激烈战斗,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以上场景发生在哪次革命中 A. 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
|
土地政策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是关于民生的大事。明治维新的重要土地政策是 A. 农民交手续费可在西部获得一大块土地 B.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C. 农民可“高价”赎买一块份地 D.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A. 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B. 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C. 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D. 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
|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奥匈帝国外长就叫嚣:‘到了该解决塞尔维亚问题的时候了’;德皇威廉二世也叫嚷‘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战争)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材料中的“事件”是指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打响 C. 列克星顿的枪声 D. 慕尼黑协定签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