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历史上的一 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道: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毛泽东也写“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此纪念。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
|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 A. 元谋人 B. 半坡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
|
人们认为中国人类的开端存在一个巢居时代,即在树上用树枝搭架而居,因类似禽动物的筑巢得名。这种房屋,既可以防潮,也可以躲避野兽的侵袭。下面哪种房屋样式与此相似( ) A. 洞穴 B. 半地穴式房屋 C. 干栏式房屋 D. 瓦房
|
|
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彩陶 D. 青铜器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棉祸八十年。” 材料二:《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尽管维新运动没能到达它的政治目的,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全国规模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戊戌变法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主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请政府有何举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
|
阅读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读图 材料三:“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1)根据材料一,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万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说说这场运动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的口号。 (3)材料三中李鸿章为什么说“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4)对于李鸿章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
|
判断对错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北京条约》。( ) (2)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 (3)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 (4)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 ) (5)严复等主持的《时务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
|
|
在戊戌变法的措施中,直接触及到清政府中顽固派利益的是( ) A.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C.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D.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
|
1895年春,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某条约”指的是 A. 《望厦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马关条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