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
|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邓世昌殉国黄海 C. 义和团火烧教堂 D. 圆明园惨遭洗劫
|
|
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 虎门销烟阻止了列强的鸦片贸易 B. 列强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C. 沙俄企图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D. 英、法两国企图抢劫圆明园
|
|
在中英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能说明我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的是( )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割香港岛 C.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D. 协定关税
|
|
1987年,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世界禁毒第一人”的伟人是 A. 林则徐 B. 道光帝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
|
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者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礼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文学……”。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青年杂志》创办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列举一名这次事件的代表人物 (2)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3)为什么说该事件是一场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4)该事件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你认为在我们今天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
|
材料一: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组织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1)材料一中孙中山成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孙中山阐发的“三大主义”是什么? 材料二: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2)材料二中的“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孙中山以“三大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什么革命? 材料三:1915年末,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袁世凯身败名裂,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分析,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的是什么运动?这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请写出这次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材料二: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2)材料二所说的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材料三: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首先开展了什么政治变革活动?发起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写一位即可)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材料一中“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答3点)材料二: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为什么?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你列举两例
|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君主立宪制国家 C.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