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在研究“17 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一主题的过程中,总结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是斗争的根木原因

B. 都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C. 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形式

D. 都建汇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指的是

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   

②南方封建主义经济

③北方奴隶制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托洛斯基(1842—1889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 参加十月革命

D. 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86311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誓言: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为实现此目标,他当时的首要任务是

A. 制定宪法巩固独立战争成果    B. 积极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结束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D.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A.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 实现民族独立

C. 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 废除君主专制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 

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 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 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18世纪初和1861年的俄国两次大的改革都是由沙皇推行的,这表明他们(  )

A. 已无力阻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潮流

B. 已意识到使国家摆脱落后追赶先进的必要性

C. 已看到农奴制度是俄国落后的根源

D. 迫于国内矛盾的尖锐化,只得以改革避免革命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经历了缓慢而谨慎的酝酿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

①改革必然触动封建地主利益,阻力非常大 

②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害怕引起人民大规模暴动 

④为了维护封建地主利益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①③④

 

下列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民可以赎买份地  

②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  

③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④向欧洲国家学习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题文)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

A. 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    B. 引发了国际工人运动

C. 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D.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7778/46130) 首页 上一页 17773 17774 17775 17776 17777 17778 17779 17780 17781 17782 17783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