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
|
“大火红透了北京的天空,5000年的文明结晶、百年的诗化建筑和中西文明相结合的象征被付之一炬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上述历史事件发生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
|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
|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 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
(题文)刚刚热播的历史大剧《台湾•1895》,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让观众倍感荒唐的原因是( ) A. 圆明园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烧毁 B.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D.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
|
阅读材料: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什么文献?是由哪一个机构在什么时间通过的? (2)依据材料回答:此文献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3)该文献颁布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羊毛和商品粮需要量的增长与价格的提高,刺激了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因而不少人到农村去租地并且为租到土地而提高地租……多少年来农民只缴纳固定不变的贡献,由于物价上涨,领主的收入已明显相对减少。许多人很愿意将自己的土地租给资本家。在16世纪末,租地资本家付给领主的地租为每英亩1先令,17世纪提高到5—6先令。1633年,贵族巴洛的庄园里有57户公薄持有农,耕种庄园土地的 2/3以上。另有 7户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不足 1/3。但是这 7名资本家所缴的地租数额却接近巴洛庄园地租收入总数的近1/2,16年之后,在同一庄园,租地农场主增加到 10人,共租用庄园土地的42%,所缴地租却占总额的67%,而耕种近58%土地的46户农民,所纳贡赋只有地租总收入的29%。 材料二:英国虽然出现了圈地运动,但从法律上说,全部土地仍属于国王。……任何领有土地的贵族,包括新贵族,都必须向王室缴纳“骑士捐”。国王还利用权力阻止圈地。对圈地者课以大量罚金。正是在这种矛盾基础上,新贵族与资产阶级共同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材料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①据材料一,你认为在当时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最先进? ②据材料二指出圈地运动中出现了什么矛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层有哪些,并说明新贵族参加领导革命的根本原因。 ③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英国圈地运动历史作用的认识。
|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二 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哪国的什么机构颁布的?有何标志性意义? (2)与材料一相关的战争是什么?这次战争的领导人是谁?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二的文件是哪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该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两个文件在内容上的共同点。
|
|
“口号”往往是为战争寻找的合法借口。“为真主安拉而战”的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罗马征服地中海的战争中 B. 亚历山大东征的战争中 C. 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战争中 D. 雅典城邦抵御波斯的战争中
|
|
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 A. 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B.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C. 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D. 蒸汽机的发明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