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过,纪念五四运动,不能忘掉《新青年》。这主要是因为( ) A. 《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 B. 《新青年》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青年学生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
|
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
|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解放战争
|
|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 主要反映了当时( ) A. 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 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
|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这是( ) A. 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 B. 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C. 义和团农民运动的胜利成果 D. 秋收起义的胜利成果
|
|
“只要这先前未曾有的中华民国存在,就是他的丰碑,就是他的纪念。”把一个国家视为一个人的纪 念碑,这是鲁迅先生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从这里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A. 开启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D. 有利于近代中国的民生改善
|
|
孙中山说:“太平天国……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材料表明 孙中山强调( ) A. 推翻清朝统治 B. 建立共和政府 C. 实现平均地权 D. 发动武装斗争
|
|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人文主义 B. 三民主义 C. 自由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
|
北京中轴线是华夏文明的精彩印记。某历史社团开展了中轴线考察活动。 (路线规划) 材料一明清时期,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向北依次经过今正阳门天要门,紫禁城、山地安门,最后直抵鼓楼、钟楼,全长7.8公里。 (1)依据材料一和下图,将①②的地点名称填写在相应位置。 (文献研究) 材料二明清北京城市布局继承了唐、宋、元都城的设计思想。宮殿、坛庙都分布在中轴线上或两侧,越接近中轴线者越尊贵。突出了宫城的雄伟气势和帝王的至尊。中轴线体现的中心、中正观念是中国古代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中华大一统思想和文化的基础与核心。 (2)依材料二,说出明清北京城市布局的特点。 (实地考察) 材料三考察笔记(节选) 考察路线图(见下面手绘图) 天安门广场 1949年,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广场中央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现在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东侧是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召开会议的地点。 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的建立使古老北京壮美的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了现代,北京中轴线最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3)依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后,北京中轴线发生的变化。 (成果运用) 北京中轴线申遗正在筹备。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标准(部分)如下: (4)从以上所有材料中选取恰当内容,说北京中轴线符合提名的一项标准的理由。 示例:标准1:理由:钟楼、鼓楼在明清北京起报时作用,见证了古代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 (5)北京中轴线申遗需要同学们的参与,请你提出一项助力申遗的行动建议。 要求:紧扣中轴线申遗主题,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
|
书籍·阅读·进步 材料一宋朝印刷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提高,又发明了活字印剧技术。宋朝政府把出版书籍看作是振兴文教和巩固统治、宣扬国力的一项措施。国子监是全国最高学府,刊印书籍质量精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收墨工本费。宋朝还有大量民间书坊和书店,出版的书籍种美多,数量大,但因节约成本,质量不如政府所印。 ——摘编自潘吉星《中中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等 (1)依据材料一,対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O”. ①活字印刷技术出现在宋朝。 ②宋朝政府重视书籍的印刷和出版。 ③活字印刷成为宋朝印制书籍的主要方式。 ④宋朝民间刻印的书籍质量好于政府印制 材料二 (2)从材料二的书籍中任选其一(《马可·波罗行纪》除外),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的作用。 示例:书籍:《马可·波罗行纪》 相关事件:新航路开辟作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1900-1911年,中国翻译西方书籍至少1599种,超过此前翻译书籍总数的两倍。 晚清时期翻译西方各类书籍比例如下: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3)依材料三,说出1900年前后中国翻译西方书籍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近年来,随着网络在线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流行,传统阅读方式正在受到挑战。网络媒体带来大量信息,搜索更加方便:数字化阅读以文字、音像、视频满足着人们的多元阅读需求。但以快餐式、碎片化、跳跃式为特征的“浅阅读”可能减弱阅读者深入思考和科学思辨的能力,造成读写、表达能力的下降,引起人们的担优。 ——摘编自刘艳妮《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研究》等 (4)依材料四,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对阅读方式变化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