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彭德怀曾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面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是

A. 百团大捷    B. 平型关战役    C. 渡江战役    D. 上甘岭战役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

A. 中国共产党诞生    B. 中华民国建立

C. 国民政府成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拓展探究

(1)玄奘和鉴真是生活在唐朝的两位著名历史人物,他们都在某个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请你说出他们共同的贡献?

(2)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分别到达了哪里?

(3)他们所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日:“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

——《资治通鉴》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 请说出他的哪句名言反映了他的这种看法?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什么?列举两位他在位时用的贤人。

(3)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才,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人力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一说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4)评价古代帝王需遵循什么原则和标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个建立、发展到完善、衰亡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四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据材料一,试概括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一条措施。

(2)据材料二,试概括主父偃建议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制度?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巩固封建统治)

(1)请列举秦朝、西汉、明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清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做了很多努力,请从平定叛乱、反抗外来侵略、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三个方面各列举一例。

 

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A.唐太宗----任用姚、宋璟为相  B.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

C.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编著《本纲目》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 轻徭薄役    B. 重用人才    C. 减轻刑罚    D. 善于纳谏

 

下列对唐都长安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B. 其中的皇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C. 规划严整、宫殿雄伟、市容壮观、功能完备

D. 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19392/46130) 首页 上一页 19387 19388 19389 19390 19391 19392 19393 19394 19395 19396 19397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