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社会习俗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政府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材料四:1953年11月1日,北京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票”,之后油票、布票相继面世。1984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三幅图文,均反映了当时社会习俗的变化,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图二中的“北俗之语”指的是什么?这次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二: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政府的这些倡议发布于哪次改革时期?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人们思想方面的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事件是什十么?

问题四: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引起图六到图七所反映情形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B. 世界局势的相对和平

C. 美国对西方国家的援助    D. 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下图是一张有关科技革命的示意图——向“距离”挑战。字母A应是(     )

A. 电气时代    B. 信息时代    C. 手工工场时代    D. 蒸汽时代

 

“当我发表相对论理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理解。而我现在揭露出来要传达给人类的,更将会与现有人类对世界的误解和偏见产生冲突。”这段话的演说者是(    )

A. 牛顿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霍金

 

在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的背景下,当下,由美国发起的、中美可能发生的贸易战将危及全球经济。对中美贸易争端起着一定裁决作用的是(    )

A. 联合国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D. 世界贸易组织

 

法国著名的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这一天终将来临^这个大陆所有民族将更加紧密结成一个共同体……”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的组织是(    )

A. 欧共体    B. 欧盟    C. 北约    D. 华约

 

(题文)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时间轴,它体现的主题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

C.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壮大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重大事件。正确的是(      )

①苏德战争爆发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九一八事变   ④诺曼底登陆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题文)1933年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实质是

A. 美国成功渡过经济危机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

D. 工业经济的国有化

 

苏联成立以后,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时,最高领导人是(     )

A. 列宁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戈尔巴乔夫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0811/46130) 首页 上一页 20806 20807 20808 20809 20810 20811 20812 20813 20814 20815 2081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