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黄帝 C. 黄河流域原始居民 D. 长江流域原始居民
|
|
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C. 穿着麻布衣服 D. 烧烤食物
|
|
日本是中国近代最凶恶的敌人。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以“近代中日关系”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无耻谎言】 日本右翼势力宣称:“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请用1937年前后的相关史实,驳斥材料中的“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 【滔天罪恶】 (2)上面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犯下的哪一罪行?谈谈你对日本侵略者此举的认识。 【伟大胜利】 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名族的壮举。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持续了多少年,并举出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典型战役三例。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习近平主席为何说抗日战争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壮举”?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图一 (会议名称)开启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图二所代表的学校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此学校是 。图三反映了北伐战争,此次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影响深远。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2)图四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以国共合作破裂而告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四:读下面漫画。 (4)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结果如何?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影响两党关系的决定因素。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向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运动播下的近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但戊成变法不只是继承了洋务运动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超越。 (1)阅读材料一,洋务运动有何积极作用?你认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的“超越”从根本上说体现在哪一方面? 材料二 (2)图一是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北京大学是什么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之一?你如何认识该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 (3)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什么是从天安门开始的? 材料三 (4)结合材料三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
|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864年7月,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改正: (2)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改正: (3)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在上海打响了辛亥革命首义,清政府迅速分崩离析。( ) 改正: (4)五四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改正:
|
|
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1927年,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 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3)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
|
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
|
理论是行动的纲领。 (1)太平天国颁布《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3)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 》,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名的报纸。
|
|
“吾以为今日而文言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烂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月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 梁启超 B. 胡适 C. 李大钊 D. 陈独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