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历史试题

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采邑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 人类文明的开端    B. 亚欧封建社会

C.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丕平献土    D. 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 种姓制度    B. 共和制

C.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联邦制

 

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将贵族土地收 归国有,将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统治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

A. 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 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 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汉谟拉比法典》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君书》

材料二:

商鞅变法内容

项目

主要内容

 

政治

(1)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          特权

(3)改革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        ,禁止私斗

 

经济

(5)废除          ,允许土地        

(6)鼓励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7)统一          

军事

(8)奖励        ,对有军功者授予    

 

材料三: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乃下令。

——《资治通鉴》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变法的时间是哪年?

(3)材料二(一)战国形势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哪个国家?

(4)根据材料三,“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变法影响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2)“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3)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指谁?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诗经》中有很多诗句歌颂周武王完成伐纣灭商大业。武王灭商发生在( )。

A. 公元前2070年    B. 公元前1600年    C. 公元前1046年    D. 公元前771年

 

共461292条记录 当前(27821/46130) 首页 上一页 27816 27817 27818 27819 27820 27821 27822 27823 27824 27825 27826 下一页 末页 转到 GO
Copyright @ 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