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很受大众喜欢。在一期节目中一位持宝者展示了制造于被誉为瓷都的一件瓷器宝贝,你推测一下这件文物出自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
|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
|
在海外,与华侨华人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恐怕就是“唐人街”了。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在其他国家城市中“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在海外有“唐人街” ②“唐人街”还有其他名称 ③华侨华人的居住区就是“唐人街” ④“唐人街”的名称来源与唐朝的强盛有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
|
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史上曾有“戒奢从俭”的帝王,其典范是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忽必烈
|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准备了以下有关 “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的历史讲座。由此推知他们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
|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语),以至于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文帝——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C.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D.武则天——殿试的开始
|
|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见下图)的一位商人,要到洛阳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必须经过 A.邗沟 B.通济渠 C.永济渠 D.江南河
|
|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②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A.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分裂,实现了大统一
|
|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请你分析我国当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
|
无论是中国近代史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批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总体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下图人物
材料二: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新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关于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他。 (2)材料二“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的地位是在哪次会议后形成的? (3)材料二提到的他创造的“新的理论”解决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哪两个基本问题?“新理论”又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